即今四川南充市东北三十里龙门镇。民国《南充县志》卷1:龙门场在“龙门峡外,为县境第一大镇,有铺户四百余家,大街十余道”。
亦名花石镇。即今河南禹州市西北四十六里花石乡。清道光《禹州志》卷6:州西集镇有“花石头”。
在今河北易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易州:东峪口在“紫荆关东北三十里,戍守要地也。《志》云:东峪口西去官座岭口十里”。
即今河北巨鹿县东北二十六里阎疃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1巨鹿县图: 东北有阎疃。光绪 《巨鹿县志》 卷2塞堡: 东有阎疃镇。在河北省巨鹿县东北部。面积64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阎疃
在今辽宁庄河市南。民国间以庄河与安风两盐场合并改名庄安场。1924年又改为庄河场。
东汉改三绛县置,属越巂郡。治所在今云南元谋县北八十二里金沙江北姜驿。西晋废。东晋复置,仍属越巂郡。南朝宋废。古县名。东汉以三绛县改置,治今云南省元谋县北。属越嶲郡。后废。东晋复置,旋又废。
清宣统三年 (1911) 分敖汉旗置,属内蒙古昭乌达盟。驻东老府 (今内蒙古翁牛特旗东南乌敦套海镇)。1914年划归热河特别区,1928年属热河省。1940年与敖汉右旗等合并为敖汉旗。古旧旗名。清宣统
①西魏恭帝改江州置,治所在今四川阆中市东北方山上。北周天和二年(567)废。唐武德三年(620)复置,八年(625)又废。②北周置,治所在尉氏县(隋改为六合县,今江苏六合县)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七年(6
即今新疆西南部和田河西源喀喇喀什河。源出和田县西南喀喇昆仑山,东北流折西北流,至和田县北与东源玉龙喀什河谷,称和田河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 卷67: 和阗河 “一源出昌器满达坂北麓,东北流,经和阗城西曰
明置,属松潘卫。在今四川松潘县北二十八里。《明史· 李祯传》: “虹桥关为松城咽喉。”关因桥名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广记》 卷31 《边防记》: “漳腊下七里为虹桥关,系松城北隘。《志》云: 松州北二十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