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准格尔旗

准格尔旗

即今内蒙古伊克昭盟鄂尔多斯左翼前旗。旧属绥远省。原驻地在今准格尔旗西之西营子乡。1948年迁驻沙圪堵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据民国 《绥远通志稿》 说: “蒙语左翼曰郡格尔,今多译作准格尔。” 故鄂尔多斯左翼 (前旗) 称为准格尔旗。


在内蒙古自治区中南部,邻接陕西、山西两省。属鄂尔多斯市。面积 7539 平方千米。人口27.2万,有蒙古、汉、回、满、朝鲜、达斡尔、鄂温克、壮、藏等民族,其中蒙古族占8%。辖3镇、25乡。旗人民政府驻薛家湾镇。准格尔,蒙古语意为“左翼”。因清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而得名。明洪武初属东胜卫,天顺年间蒙古族入牧,正德五年(1510年)由鄂尔多斯万户统之。清顺治六年(1649年)以左翼浩齐特、克里野斯部为主,置鄂尔多斯左翼前旗,扎萨克初驻扎勒谷。《绥远通志稿》:“蒙语左翼曰郡格尔,今多译为准格尔。”故鄂尔多斯左翼前旗俗称准格尔旗。康熙三十六年(1697年)至乾隆年始放长城北沿界牌地,道光年间旗增设大卿(后转音为达庆),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南部界牌地分段划给河曲县和府谷县。1914年属绥远特别行政区,1928年改属绥远省。1950年准格尔旗政府成立,原河曲县管辖的马刚区划入,旗治沙圪堵,属伊克昭盟。1954年绥远省撤销,并入内蒙古自治区。1955年将黄河北岸一、十四区划给萨拉齐县(今土默特右旗)。1996年迁治薛家湾镇。2001年改属鄂尔多斯市。地处鄂尔多斯高原东部,黄河流经北、东境。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。农产小麦、玉米、糜谷、豆类、胡麻、荞麦、马铃薯等。特产海红果,畜产牛、马、绵羊、山羊。矿产有煤、硫铁、铁、石灰石、铝土、油页岩等。工业以采掘煤炭、硫黄为主,并有建材、化工、电力、地毯、果品、啤酒等厂。丰准铁路终点,109国道、呼大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隋唐胜州榆林城遗址,明建准格尔召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陔山镇

    北宋置,属大足县。在今四川大足县东四十里。以陔山为名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61 昌州:陔山 “在大足县东四十里,接三华之秀气,屹然鼎立”。

  • 杜关

    即古杜管。在今河南卢氏县北四十二里杜关镇。清光绪《卢氏县志》卷2:杜关在“县北,南北险路。即古杜管”。

  • 唐店

    在今河北广宗县南。《资治通鉴》: 五代梁乾化二年 (912) 十一月,“赵将王德明将兵三万掠武城,……癸丑,杨师厚伏兵唐店,邀击,大破之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广宗县南。五代梁乾化二年(912年),杨师厚

  • 石鱼河

    即今湖北随州市南涢水上源石牛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3随州:石鱼河“在州南洪山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7随州“浪水”条下:石鱼河“在州城南五十里。亦出大洪山”。

  • 御宿苑

    西汉都城长安苑囿。在今陕西长安县南。《汉书·扬雄传》: “武帝广开上林,南至宜春、鼎胡、御宿、昆吾。”师古注: “御宿在樊川西。” 《三辅黄图》 卷4: “御宿苑,在长安城南御宿川中。汉武帝为离宫别馆

  • 射贵湖

    又名上湖、芙蓉湖、无锡湖。在今江苏无锡、常州、江阴三市之间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“南江东注于具区,谓之五湖口。五湖谓长塘湖、太湖、射湖、贵湖、滆湖也。” 《寰宇记》 卷92常州无锡县:上湖 “一名射贵

  • 大犹山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8南安府上犹县:大犹山在“县北二十五里。亦名犹石嶂。耸拔中峙,群山拱揖其旁。上有月岩。又有龙池,深不可测”。

  • 福宁县

    明洪武二年 (1369) 改福宁州置,属福州府。治所即今福建霞浦县。成化九年 (1473) 升为福宁州。古县名。明洪武二年(1369年)降福宁州置,治今福建省霞浦县。属福州府。成化九年(1473年)复

  • 南台县

    五代晋天福中改福清县置。治所即今福建福清市。后复名福清县。古县名。五代晋天福初改福唐县置,治今福建省福清市。属福州。后改为福清县。或说闽龙启年间改。

  • 五子山

    又名五华山、京兆山。在今四川剑阁县西北五十里。《寰宇记》卷84武连县:五子山“在县北七十三里。西自龙州界,迤逦斜连马阁山顶,其山至此,特起五峰,雁行相次,高五百丈,因名五子山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