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兴业县

兴业县

唐麟德二年(665)置,属郁州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石南镇。乾封元年(666)属郁林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为郁林州治。后属郁林州,民国初属广西苍梧道。1928年直属广西省。1952年撤销。


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。属玉林市。面积 1487 平方千米。人口66.3万。辖8镇、7乡。县人民政府驻石南镇。南朝陈天嘉二年(561年)置石南郡、石南县。隋开皇十年(590年)废郡,石南县属郁林郡。唐麟德二年(665年)于石南县置郁州,析石南县置兴业县。乾封元年(666年)改郁州为郁林州。建中二年(781年)废石南县入兴业县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年)移郁林州治兴业县。至道二年(996年)又移治南流县,以兴业县为属县。清初改属梧州府,雍正三年(1725年)还属郁林州。1912年属郁江道,1914年属苍梧道。1926年直隶广西省。1949年属郁林专区,1951年属容县专区。1953年撤销,分别并入贵县与郁林县。1997年由原县级玉林市的15个乡镇区划重新建置兴业县,属玉林市。地处石南谷地,周边有六万大山、葵山、大容山、寒山等。南流江支流及浔江与大洋河流经。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农产以稻、甘蔗、花生、木薯、黄红麻为主,水果有荔枝、龙眼、柑橙。特产红碎茶。工业有水泥、制茶、制糖、塑料、农机、食品等。黎湛铁路、324国道经此,并有公路通桂平、浦北等市县。名胜古迹有石嶷文塔、龙泉岩和铁联水库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至那仆底国

    在今印度旁遮普邦费罗兹普尔附近。唐玄奘《大唐西域记》卷4:至那仆底国“周二千余里。……昔迦腻色迦王之御宇也,声振邻国,威被殊俗,河西蕃维,畏威送质。迦腻色迦王既得质子,赏遇隆厚,三时易馆,四兵警卫。此

  • 云路场

    又名过路凼、过路场。即今四川大足县东北六十里国梁镇。道通铜梁县。民国时为纪念黄花冈七十二烈士饶国梁烈士而改名。

  • 峨眉原

    在今山西永济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1蒲州: 峨眉原 “在州东五里。自西而东,绵亘逶迤,跨临晋猗氏之境”。

  • 水塞山

    在今陕西府谷县北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府谷县:水塞山“两川夹流,山屹峙川中,因名”。

  • 梓亭砦

    在今福建松溪县北境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7松溪县: 梓亭砦 “在县北七十里,界庆元、龙泉、政和、松溪四县之交。宋置砦,元改隶龙泉县,后废”。

  • 威海卫特别区

    1938年威海卫行政被日军侵占后,改设威海卫特别区。治所即今山东威海市。后废。

  • 水南圩

    即今江西吉水县东南水南镇。1931年中央革命根据地置公略县治此。

  • 吉庞县

    南齐改都庞县置,属九真郡。治所在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。隋废。古县名。南朝齐改都庞县置,治今越南清化省石城附近。属九真郡。隋废。

  • 海西

    元明时泛指牡丹江、松花江会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。明代海西女真居此。元明时泛指牡丹江、松花江汇合处以西松花江流域,明代海西女真居此。

  • 建威县

    北周改白水县置,属武都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武都县东北龙坝乡。唐属武州,贞观元年 (627)省入将利县。古县名。北周时降绥戎郡置,治今甘肃省陇南市北。属武都郡。唐贞观元年(627年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