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山
①一名白鹿山。在今四川南江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公山“在难江县南二里。不与诸山相连,四面状如公字,因名”。
②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顺州:公山“在治(今顺州乡西北州城)北七里。危峦耸拔,数峰融结。其并峙者曰漕峰山”。
①一名白鹿山。在今四川南江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7巴州:公山“在难江县南二里。不与诸山相连,四面状如公字,因名”。
②在今云南永胜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顺州:公山“在治(今顺州乡西北州城)北七里。危峦耸拔,数峰融结。其并峙者曰漕峰山”。
金改吕梁洪镇置,属彭城县。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。
一作多灵县。唐贞观中置,属芝州。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。北宋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中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北。属芝州。北宋废。
即汉代居延都尉所属甲渠侯官遗址。在今内蒙古额济纳旗南四十八里,纳林、伊肯河之间的戈壁滩上。1930年,前西北科学考察团在此掘获汉简五千余枚。1974年甘肃居延考古队进行了发掘,出土大量汉简及弓箭、铜镞
唐大和五年(831)置,属扬州。即今江苏如皋市。五代南唐保大十年(952)升为如皋县。
即猪堂店。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朱堂店村。民国《重修信阳县志》卷18《兵事》:咸丰十一年(1861)七月,太平军“由平靖关入,………折至柳林,又东折杜家畔,至罗山朱堂店”。
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置,治所在平定县(今山西平定县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阳泉市及平定、昔阳等县地。金大定二年(1162)升为平定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二年(977年)置,治广阳砦(今山西平定县东南)。四年
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南彭城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三少帝纪》 载: 魏甘露三年 (258)封曹奂为常道乡公。五年高贵乡公曹髦卒,曹奂即皇帝位。在位五年禅于晋,封陈留郡王。晋太安元年(302) 卒,葬于
北宋废霍山县置,属六安县。即今安徽霍山县。
即今江西上犹县西北营前镇。清时有县丞驻此。(1)在福建省长乐市西部、闽江下游南岸。面积35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营前,人口1.2万。原名瀛洲,传明戚继光于此扎营抗倭,故名。1958年设营
北周置,属邵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。隋开皇初属邵州。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北周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。属邵郡。隋大业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