保和馆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饶州 “唐于契丹曾置饶乐州,今渤海人居之。五十里保和馆”。
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之驿馆。
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右旗东南查干木伦河西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 饶州 “唐于契丹曾置饶乐州,今渤海人居之。五十里保和馆”。
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右旗东南。为辽中京通往上京沿途所设之驿馆。
在今云南永胜县北三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7北胜州:甸头山“群峰耸列,林木森蔚。土人于此牧羊,又名牧羊坪”。
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宝林寺 “前临大河,基周数里。后有松、栗二坪,木皆参天。宋、元皆有碑碣。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”。
①后燕都城。在今河北定州市。本为古中山国城址,汉为中山郡和中山国治。后燕建兴元年(386)建都中山。②在今河北唐县西北十三里峭岭上。《史记·赵世家》 正义引《括地志》:“中山故城一名中人亭,在定州唐县
清置,属古州厅。在今贵州榕江县西南三十里。旧有把总驻守。
西魏置,属南乡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淅川县西南五十二里白亭村。北周废。
明嘉靖四十一年(1562)置,属缙云县。在今浙江缙云县东北六十里括苍乡南田村苍岭上。
即今新疆北部流入哈萨克斯坦之额尔齐斯河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太祖元年(1206),发兵复征乃蛮,“太阳罕子屈出律罕与脱脱奔也儿的石河上”。即此。古水名。又作叶儿的石河、也里的失河(《元史·宪宗纪》)。即
在今湖南郴县东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2郴州:牙江水“源出五盖山,北流经此,灌田八十顷。又西北流入于郴水”。
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三十五里长江滨之刘渡镇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卷4《津梁》:刘家渡“在城南四十里”。
在今广东恩平市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1肇庆府恩平县: 鼓角楼山 “岩峦层叠,下有流泉。其后为鸿咀山,绵延险峻,亘数十里。旧为贼垒,嘉靖三十五年,督臣谈恺讨瑶 ‘贼’ 克黎源、沙峒二砦,贼走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