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余江县

余江县

1914年以安仁县改名,属江西豫章道。治所即今江西余江县东北锦江镇。1927年直属江西省。1961年迁驻邓埠镇,即今治。


在江西省东北部。属鹰潭市。面积937平方千米。人口34.8万。辖6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邓埠镇。西晋析馀汗(今余干)县置晋兴县,治今县北锦江镇,隶鄱阳郡。永嘉七年(313年)改兴安县,寻废。南朝陈天嘉年间复于原兴安县地置安仁县,属鄱阳郡。隋省入余干县。北宋开宝八年(975年)以余干县地置安仁场。端拱元年(988年)升为县,隶饶州。元隶饶州路。明、清隶饶州府。1912年属江西省。1914年因与湖南省安仁县同名,改名馀江县,以信江古称馀水得名,隶豫章道。1927年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上饶专区。1957年县名简作余江。1961年县人民政府由锦江镇迁驻今址。1970年属上饶地区,1983年属鹰潭市。地处赣东北低山丘陵与鄱阳湖平原过渡地带,信江斜贯县境中部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国家商品粮基地县和省黄红麻生产基地县,盛产花生、油菜籽、鲜鱼等。丘陵山地有森林。有石灰石、瓷土等矿。工业有机械、水泥、工艺雕刻、眼镜制造、制药、陶瓷、食品、塑料、红石建材等。余江木雕厂被外商誉为“天下第一家”。浙赣铁路横贯南部,皖赣铁路经东北部,有梨温高速公路,206、320国道和黄东、黄锦等公路,信江长年可通航。为杰出的新闻记者、政论家和出版家邹韬奋故里。纪念地有送瘟神纪念馆。名胜古迹有龙虎山风景名胜区金龙峰、马祖岩、香炉峰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碎金镇

    在今陕西米脂县东北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略城

    在今四川盐亭县西南。《晋书·毛璩传》:东晋末益州刺史毛璩东讨桓振于江陵,会参军谯纵作乱,“璩时在略城,去成都四百里,遣参军王琼讨反者,相距于广汉”。

  • 中京道

    辽统和二十五年(1007)置,治所在中京大定府(治今内蒙古宁城县西大明镇)。辖境北至今内蒙古赤峰市、东至今辽宁锦州市、西至今河北滦河流域、南至今秦皇岛市及其西北至北京市北境长城一线。金贞元元年(115

  • 阿穆哈河

    即今俄罗斯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区南部叶尼塞河支流阿巴坎河。《清一统志·乌里雅苏台统部》唐努乌梁海部:定边左副将军辖乌梁海十佐领“在西北,跨阿勒坦河、阿穆哈河,亦与俄罗斯为界”。

  • 胡山

    一名湖山。即今福建南靖县东北靖城镇南湖山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9漳州府南靖县:胡山“在县前双溪之南,山下有湖”,故名。

  • 蜀门

    指今四川、陕西交界之地。唐骆宾王 《送吴七游蜀》 诗: “日观分齐壤,星桥接蜀门。” 唐陈子昂《西还至散关答乔补阙知之》 诗: “蜀门自兹始,云山方浩然。”

  • 伊阙

    一名龙门。即春秋之阙塞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:昭襄王十四年(前293),“左更白起攻韩、魏于伊阙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又北入伊阙,昔大禹疏以通水,两山相对望之如阙,伊

  • 水北墟

    即今江西新余市东北五十九里水北镇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芒水

    即今陕西周至县南之黑水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芒水出南山芒谷……北流注于渭也。”古水名。即今陕西省周至县渭河支流黑河。三国蜀延熙二十年(257年),姜维伐蜀,于芒水倚山为营,即此。

  • 常农县

    北宋建隆元年 (960) 改弘农县置,为虢州治。治所即今河南灵宝市。至道三年 (997) 改为虢略县。古县名。北宋建隆元年(960年)改弘农置,治今河南省灵宝市,为虢州治。至道三年(997年)改名虢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