仙宫河
即今陕西洛川县南仙姑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洛川县:仙宫河“在县南。下流入洛”。
即今陕西洛川县南仙姑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洛川县:仙宫河“在县南。下流入洛”。
即今河南林州西南淅河北岸合涧镇。民国《林县志》卷1《乡镇》:“合涧村,距城三十里。市集南滨淅水。”
明嘉靖二十五年(1546)筑土城,在今福建诏安县东。
在今湖南祁阳县西南五里。唐元结 《浯溪铭序》: “浯溪在湘水之南,北汇于湘,爱其胜异,遂家溪畔。溪世无名称者也,为自爱之,故命浯溪。”源出湖南省祁阳县西南松山,东北流入湘江。水清石峻,风景优雅。《祁阳
①即今四川梁平县西仁贤镇。《清一统志·忠州》:沙河铺“在梁山县西三十里。县丞驻此”。民国改设县佐。②即今辽宁北镇满族自治县东北沙河子。清乾隆《钦定盛京通志》卷33:广宁县东北“三十里沙河铺”。
即今辽宁海城市东南十五里营城子。《旧唐书·太宗纪》:贞观十九年(645)征高丽,“六月丙辰,师至安市城”。即此。在今辽宁省海城市东南营城子。唐贞观十九年(645年)李世勣克高句丽安市城,即此。
在今河南桐柏县东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 南阳郡平氏:“桐柏大复山,淮水出。”注引《荆州记》曰:“桐柏淮源涌发,其中潜流三十里,东出大复山南,山南有淮源庙。”
金置,属丰州。在今内蒙古四子王旗东北库伦图城卜子村古城。大定十八年(1178)改为天山县。并为净州治。
在今贵州长顺县东北。 《清一统志·贵阳府》:一宿河“在广顺州(治今广顺镇)东从仁里。俗传明建文帝入白云山时宿于此,因名”。
在今湖南保靖县南,接吉首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永顺府》:吕洞山“在保靖县东南百五十里,接乾州厅界”。清严如熤《苗疆险要考》:吕洞山在“(乾州)城西北五十里。绵亘数十里,复山叠嶂,其北麓为保靖之夯沙、夯略各
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三里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统和七年(989)五月,“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”。即此。在今北京市延庆县北3里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辽统和七年(989年),圣宗“祭风伯于儒州白马村”,即此。其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