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交南

交南

即安南。今越南北部地区。《明史·张辅传》:辅“三定交南,威名闻海外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三峰山

    ①在今江西贵溪县南。《寰宇记》卷107信州贵溪县:三峰山“一名天冠山。三峰鼎立,有泉从崖隙东西泻”。《明一统志》卷51广信府:三峰山“在贵溪县南二里。三峰相并,东连王表岩,西接五面山,南北孤绝”。因移

  • 南峤县

    1934年改五福县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。民国 《云南省民政厅 〈有关各县更改县名〉 案卷》: “南峤,城治山名景峤,河名南央。” 1953年撤销,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。旧

  • 朝台 (臺)

    即朝汉台。在今广东广州市东北。《水经·泿水注》: “ (赵) 佗因冈作台,北面朝汉,圆基千步,直峭百丈,顶上三亩,复道回环,逶迤曲折,朔望升拜,名曰朝台。前后刺史郡守迁除新至,未尝不乘车升履于此。”

  • 长沙堡

    即今江西安远县东北长沙乡。《清一统志·赣州府二》:长沙营“在安远县北。明成化十九年置,万历四年自会昌割属县境。今为长沙堡”。

  • 宁蒗设治局

    1936年置,以原永宁府的蒗蕖州地合置,各取首字命名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宁蒗彝族自治县。1952年改宁蒗县。1956年改设宁蒗彝族自治县。1936年由永胜县属宁蒗县佐改置,治大村街(今云南宁蒗彝

  • 勾漏山

    在今广西北流市东北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4容州:勾漏山“在普宁县。上有宝圭洞, 内石室中有水。故老传云:葛仙翁尝于此山修炼,丹灶、石盆在焉。平川中石峰千百,皆矗立特起,周回三十里。其岩穴多勾曲而穿

  • 清河

    ①见于 《禹贡》 的先秦河水 (黄河) 自宿胥口 (今河南浚县西南) 东行,宿胥口以北河水故道内黄县以南一段,受黎阳县诸山泉流汇注,由原来的浊流变成清流,因称之为清河。战国时期清河在内黄县受洹水后折东

  • 大南湖

    即今新疆哈密市南南湖乡。清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2哈密:“大南湖,城南七十里。”

  • 胆泉

    一名铜泉。在今江西德兴市。有二,一在市东十五里,一在市东三十里。《元史·顺帝纪》: 至正十二年 (1352),“中书省臣言: ‘张理献言,饶州德兴三处,胆水浸铁,可以成铜,宜即其地各立铜冶场,直隶宝泉

  • 傅家池

    在今河北深州市东南五十里护驾池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深州: “有傅家池巡检司,后废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