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梦县

云梦县

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)置,属城阳郡。治所在今湖北云梦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32云梦县:“于云梦古城置云梦县,因以为名。”隋属安陆郡。唐属安州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)废。元祐初复置,属德安府。南宋绍兴七年(1137)移治仵落市(在今云梦县北十四里陈李村)。十八年(1148)还旧治。民国初属湖北江汉道。1932年直属湖北省。


在湖北省中部偏东。属孝感市。面积604平方千米。为湖北省面积最小的县。人口58.3万。辖9镇、3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。西魏大统十六年(550年)析安陆县置云梦县,治今址。因古云梦泽得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安州云梦县:“西魏大统十六年于云梦古城置云梦县,因以为名。”隋属安陆郡。唐属安州。北宋熙宁二年(1069年)省入安陆县。元祐元年(1086年)复置,初属安州,后属德安府。明、清属德安府。1914年属江汉道,1927年直属省。1949年属江汉行政区,同年6月改属孝感专区。1960年属武汉市。1960年撤销云梦并入安陆。1961年复置,属孝感专区。1970年属孝感地区,1993年属孝感市。地处江汉平原,涢水流经全境,汉北河横贯南部。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芝麻、油菜籽等。富水产。为省主要产棉县。养鸟业发达,为全国最大的鹦鹉生产基地。富石膏、岩盐、芒硝等矿。工业有轻纺、化工、建材、机械、电子、食品等。特产银丝鱼面。汉丹铁路经此设站。有316国道及汉宜、云化等公路。涢水、汉北河通航。古迹有睡虎地古墓群、大坟头古墓群、泗洲寺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旋溪水

    即今安徽黄山市黄山区西北青弋江上游舒溪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 南江 “又东,旋溪水注之。水出陵阳山下,径陵阳县西为旋溪水”。即此。

  • 窦公集

    即今河南内黄县西北豆公乡。明嘉靖《内黄县志》 卷 1 《乡镇》: “窦公集,在县西三十里。”

  • 颍顺军

    金初置,治所在阳翟县 (今河南禹州市)。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为颍顺州。金初齐于阳翟县置,治阳翟县(今河南禹州市)。辖境约当今河南省禹州、新郑两市地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年)改颍顺州。

  • 威宁堡

    北宋置,在今陕西吴旗县西,东至铁边城镇西十五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庆阳府: “威宁堡,本名衡家堡,政和六年赐名。”

  • 刁鱼砦

    北宋置,属文安县。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五十里。

  • 鼎路门

    即安门。汉长安城南面中门。在今陕西西安市西北西张村。《三辅黄图》 卷1: “长安城南出第二门曰安门,亦曰鼎路门。”

  • 若溪水

    即箬溪。在今浙江长兴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5长城县: “若溪水,酿酒甚浓,俗称 ‘若下酒’。”

  • 张侯城

    即霍阳聚。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南,汝水南岸。《后汉书·祭遵传》:祭遵“遂攻得霍阳聚”。李贤注:“有霍阳山,故名焉。俗谓之张侯城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51汝州:霍山,“或曰,东汉初,蛮中山贼张满屯于此,故有是名

  • 五龙原

    亦名五陇阪。在今陕西彬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新平县:五龙原“在县南三里。原侧有五泉水,因名”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武德七年(624),“世民与虏遇于豳州,勒兵将战。己卯,可汗帅万余骑奄至城西,陈于五陇阪”。

  • 山头庄

    在今山东平阴县西。清光绪间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,鼓动“学拳灭洋”。在今山东省平阴县西。清光绪年间,义和团首领朱红灯曾于此组织群众,宣传“学拳灭洋”主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