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后卫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明洪武十五年(1382)置,属云南都司。治所即今云南昆明市。清康熙七年(1668)废。
在今甘肃天水市西五十里。《山海经·西山经》: 鸟鼠同穴山 “西南三百六十里曰崦嵫之山。其上多丹木”。《楚辞· 离骚》: “望崦嵫而勿追。”
明洪武二十三年 (1390) 置,属湖广都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镇远县东北清溪镇。清雍正五年(1727) 改为青谿县。明洪武二十三年(1390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镇远县东北。属湖广都司。清雍正五年(1727年
即今云南华宁县东三十四里盘溪镇。清光绪 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 宁州 (今华宁县) 东有婆兮乡。
在今广西藤县、岑溪县境,为北流江支流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8藤县: 黄华江 “在县西南百二十里。源出广东信宜县,至县境恩泽村入绣江”。
在今河南林州市西北。金末置于蚁尖山。《续资治通鉴》: 南宋宝庆三年 (1227),蒙古史天泽破金将武仙于真定之高公、抱犊诸寨,仙走入汲县,“天泽复取相、卫、蚁尖、马武等寨”。在今河南省林州市西北。金末
①西魏改新市县置,为富水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京山县东北。《元和志》 卷21郢州富水县:“取县界富水为名。” 隋开皇初郡废县存,改属安陆郡。唐属郢州。北宋乾德二年 (964) 废。②唐天宝中改富川县置,属
在今湖北襄樊市(樊城)附近。《三国志·魏书·徐晃传》:刘备军“围头有屯,又别屯四冢。晃扬声当攻围头屯,而密攻四冢。(关)羽见四冢欲坏, 自将步骑五千出战,晃击之,退走,遂追陷与俱入围,破之”。即此。
即今安徽滁州市西北五十里广卫。清光绪《滁州志》卷1之3:广武卫保有市。
即今江西奉新县东北之南河。《陈书·周文育传》:陈初,周文育击欧阳頠等, 屯豫章,“孝顷有舴艋三百艘、百余在上牢, 文育遣军主焦僧度、羊柬潜军袭之,悉取而归”,即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4南
即今安徽绩溪县西北之大源河。宋淳熙 《新安志》 卷5绩溪县: 常水 “出黄蘖山,南流五十里合扬之水入歙县界。溉田一顷三十亩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绩溪县 “扬之水” 条下: “常水在县西北。源出歙县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