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云冈石窟

云冈石窟

即石窟寺。在今山西大同市西三十二里武周山上。上有北魏时期开凿的石窟造像。其山最高处曰云冈,故称云冈石窟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山西省大同市西16千米武周山南麓。依山开凿,东西绵延1千米。现存主要洞窟五十三个,造像五万一千余尊,为国内最大的石窟群之一。始凿于北魏和平元年(460年),大部完成于太和十八年(494年)迁都洛阳之前,而造像工程一直延续到正光年间。据《水经注·㶟水》记载,当时“凿石开山,因岩结构,真容巨状,世法所希。山堂水殿,烟寺相望,林渊锦镜,缀目新眺”。壮观景象,前所未有。后世曾多次修缮,并增建佛寺,尤以辽、金两代规模最大。在中国三大石窟中,此窟以石雕造像气魄雄伟、内容丰富多彩见称。大佛最高者17米,最小者仅几厘米。窟中雕有菩萨、力士、飞天、蟠龙、狮、虎、金翅鸟、植物纹样等,技艺独特,对以后隋唐艺术的发展起了承上启下的作用。洞窟中以昙曜五窟开凿最早,气魄最雄伟。第五、第六窟和五华洞内容丰富,为云冈艺术的精华。东部、西部窟群大部属于晚期作品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云 冈 石 窟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太傅墟

    在今江西上犹县西北百里礼水东岸。明、清时浮龙巡司驻此。

  • 金华县

    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东阳县置,为婺州治。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。《元和志》 卷26金华县: “长山一名金华,故取名焉。” 大业初及唐天宝、至德间为东阳郡治。唐垂拱四年 (688) 改名金山县,神龙

  • 青山岩

    在今广西崇左县北十里青连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0崇善县: 青连山 “其阳有青山岩,高阔深邃,奇胜不一。岩中之土,可以煎硝,郡人取之”。

  • 洋津渡

    在今江西新余市西南七里袁江上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6临江府: 新渝县 “西南路出凤凰门,向西行七里至洋津渡”。

  • 南巢氏

    夏、商部族名。在今安徽桐城县南。一说在今巢湖市一带。《太平御览》卷82引 《竹书纪年》:“汤遂灭夏,桀逃南巢氏。” 《尚书·仲虺之诰》: “成汤放桀于南巢。”

  • 古潘驿

    在今广东高州市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4高州府茂名县:古潘驿“在府治西”。

  • 涞流河

    ①亦作来流水。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、阿鲁科尔沁旗境之乌力吉木伦河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上京临潢府: “涞流河自西北南流,绕京三面,东入于曲江,其北东流为按出河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8大宁卫: 涞流水 “在

  • 古井墟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。清道光《新会县志》卷4:“墟市”有古井墟。

  • 施洋墓

    在今湖北武昌洪山西南麓。施洋 (1889—1923) 字伯高,湖北竹山县人。律师。1921年参加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工作,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。曾先后担任武汉工团联合会和京汉铁路总工会的法律顾问,为 “二

  • 旧口镇

    亦作臼口镇。即今湖北钟祥市南六十八里旧口镇。民国设县佐。在湖北省钟祥市南部、汉水东岸。面积201平方千米。人口10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旧口,人口1.1万。本名臼口,臼谐音旧,故名旧口。建国初为旧口区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