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内口
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云内口“在州西七十里龙门山北,云中水所经也。亦名寨西口”。
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五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忻州》:云内口“在州西七十里龙门山北,云中水所经也。亦名寨西口”。
春秋周地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龙门山。《左传》: 昭公二十六年 (前516),“晋知跞、赵鞅帅师纳王,使汝宽守阙塞”。杜注: “洛阳西南伊阙口也。” 《水经·伊水注》: “伊水又北入伊阙。昔大禹疏
在今四川南川市东六十五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0南平军:九递山“广高不知其几里,遇晴霁则祥云覆其上,绝壁如银色,人视其色之昏明,以候晴雨。上有水潴为洞,高广百尺,有异鱼,人不敢取。左右石台有两泉,温冷靡
①北宋置,属邕州右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下雷镇。《宋史·蛮夷传》: “侬氏又有宗旦者,知雷火洞。” 嘉祐七年 (1062) 置顺安州于此。②在今越南北部高平省文广渊县西北。《宋史·广源州蛮侬氏》
①即古大沼。在今河南尉氏县西南洧川镇西北三里。《清一统志·开封府一》 引《县志》:“大沼纵广百余顷,今名为杨家湖。”②在今河南宝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1宝丰县“汝水”条:“县东有湖,阔二十里,即汝水
①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北。《南齐书·魏虏传》:“伪安南将军、梁州刺史魏郡王元英十万余人通斜谷,寇南郑。梁州刺史萧懿遣军主姜山安、赵超宗等数军万余人,分据角弩、白马、沮水拒战,大败。”②在今甘肃武都县西北角
北宋改垣县置,属绛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民国初属山西河东道。1928年直属山西省。1959年迁治刘张镇 (今垣曲县)。在山西省南部、黄河北岸,邻接河南省。属运城市。面积 1619
即今山东栖霞市东南六十里桃村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2 《舆图志》: 栖霞县东南有桃村集。
即今台湾省台北县西南三峡镇。据林兴仁主修《台北县志》说:“附近为大嵙崁溪、横溪、三角涌溪,三川汇口之处,地呈三角形,故名。”
辽置,属正州。治所在今吉林通化县西南。金废。古县名。辽置,治今吉林省集安市北清河上源南;一说今辽宁省新宾满族自治县西永陵附近。属正州。金废。
即大通城。吐蕃置,在今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西黄河南岸。北宋崇宁二年(1103)收复,改名大通城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大通城“旧名达南城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