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二十四桥

二十四桥

在今江苏扬州市西门外。《方舆胜览》卷44扬州:二十四桥“隋置,并以城门坊市为名。后韩令坤省筑州城,分布阡陌,别立桥梁,所谓二十四桥者,或存或废,不可得而考”。宋沈括《补笔谈》犹载二十四桥之名。或谓二十四桥即吴家砖桥,一名红药桥。古有二十四美人吹箫于此,故名。 《扬州画舫录》卷15斥其非。


在江苏省扬州市瘦西湖风景区西部。旧时一说为茶园、大明等二十四座桥的合称,在扬州城内。现桥为20世纪80年代末新建,为瘦西湖风景区组成部分。占地近百亩。由玲珑花界、熙春台、二十四桥和望春楼四组景观组成。唐代诗人杜牧《寄扬州韩绰判官》诗有:“青山隐隐水迢迢,秋尽江南草未凋。二十四桥明月夜,玉人何处教吹箫?”诗中的二十四桥已无从考究,今二十四桥景区为近年新建。玲珑花界相传为清乾隆帝观赏芍药之处,熙春台是乾隆帝祝寿之处,所以又叫“春台祝寿”。新建的二十四桥,长24米、宽2.4米,呈玉带状单孔石拱桥。站立桥上,犹如置身于琼瑶仙境之中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陆家浜镇

    即菉葭浜镇。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二十四里陆家镇。

  • 辉坨镇

    即今河北丰南市东南四十里辉坨乡。民国《滦县志》 卷3集镇: 辉坨在 “城西南九十里”。

  • 思微山

    在今广西鹿寨县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3柳州府: 思微山 “在洛容县治北。顶有泉穴,四时不涸”。

  • 大肚溪

    在今台湾省中西部。源出合欢山,西流经台中盆地入台湾海峡。《清一统志·台湾府》:大肚溪“在彰化县北十里。《旧志》:源出大山中,西流经大肚社南,又西入海”。据张荣楼、李梦愚编《台中县志稿·台中县乡镇地名的

  • 固察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沁喀庄 (今青海称多县西北通天河东北岸)。清末为玉树二十五族之一。

  • 彰武台 (臺) 门

    清置,为柳条边门之一。即今辽宁新民市西北彰武台门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:彰武台边门 “在广宁县北,东至开原县发库门一百二十里,西至白土厂边门一百六十二里,有章京驻防”。

  • 大泗庄

    即今江苏姜堰市东南大泗乡(大泗庄)。清道光《泰州志》卷2:“南至大泗庄四十五里。”

  • 金石台 (臺) 山

    在今江西临川市西十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6抚州府临川县: 金石台山 “在府西十五里。有石峰如台者五,列于赤冈之外,旧名五虎台,以形如虎峙也。第一峰独高,第五峰差小,旧与第四峰连属,后流水冲啮,分为二

  • 汉广郡

    ①或称德广郡。北魏永安中置,属广州。治所在昆阳县(北齐改为汝坟县,在今河南叶县东北十五里)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北魏置,属华州。治所在平氏县(今河南桐柏县西北平氏镇)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)属淮州。三年(5

  • 长城岭

    ①在今山东章丘市南,接莱芜市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章丘县:长城岭,“《志》云:岭间有古长城,昔齐宣王所筑,以御楚寇,西接平阴,东距大海”。②在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八十里。《水经·汶水》:“汶水出朱虚县泰山