乙连城
疑在今辽宁建昌县或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东晋咸和九年(334),慕容皝遣“材官刘佩攻乙连,不克”。又,咸康三年(337),“筑好城于乙连东,使将军兰勃戍之,以逼乙连”,皆此。
在今辽宁省建昌县,一说在今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。东晋咸康三年(337年)慕容皝攻段辽,遣将军兰勃戍守好城,以逼乙连城,即此。
疑在今辽宁建昌县或河北青龙满族自治县一带。《晋书·慕容皝载记》:东晋咸和九年(334),慕容皝遣“材官刘佩攻乙连,不克”。又,咸康三年(337),“筑好城于乙连东,使将军兰勃戍之,以逼乙连”,皆此。
在今辽宁省建昌县,一说在今河北省青龙满族自治县。东晋咸康三年(337年)慕容皝攻段辽,遣将军兰勃戍守好城,以逼乙连城,即此。
蒙古中统三年 (1262) 置陕西四川等处行中书省,简称陕西行省或陕西省。治所在京兆府 (今陕西西安市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、四川二省全境、甘肃东南部和宁夏南部及内蒙古部分地区。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
即今广西平南县东南六十里白马村。清光绪《广西舆地全图》平南县图:东南有白马墟。
①即今四川大邑县东、崇州市西南干溪河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中和二年(882)六月,阡能与官军“大战于干溪,官军大败”。即此。②在今贵州长顺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金筑安抚司“麻线河”条下:“干溪在司南五
亦名回水铺、回龙镇。即今四川中江县东回龙镇。清嘉庆《四川通志》卷89中江县:回水铺“在县东二十里”。
在今贵州务川仡佬族苗族自治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思南府》:水云关“在婺川县东十五里,县境又有虎踞关,皆置戍处”。
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东南。《金史·耶律余睹传·移剌窝斡》: 正隆六年 (1161),撒八反,为部将所杀,“窝斡始自为都元帅,陈家为都监,拥众东还,至临潢府东南新罗寨”。即此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东。
1916年析萝北县置,属黑龙江省黑河道。治所在温河镇(今黑龙江省嘉荫县西北乌云镇)。1929年改为乌云县。1916年由萝北县析置,治温河镇(今黑龙江嘉荫县乌云镇)。1929年升县。
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北二十里,俗称牟城。东汉属乐安国。建武二年(26)封更始子鲤为侯邑。南朝宋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青州。移治今寿光市。大业初属北海郡。唐属青州。金属益都府
即今四川剑阁县南之西河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86隆庆府:小潼水“源出武连县北七十里,经县城西,经普成界入阆州,合嘉陵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剑州:小潼水在“州西一百二十里。其地有津曰小潼津。源出废武连县北
①北宋初置,在今江西婺源县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马岭关“在婺源县东北屏障山。两山对峙, 当休、婺二县界。宋初置关”。②明置,在今山西太谷县东南四十五里马羚关村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太原府太谷县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