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乌兰察布盟

乌兰察布盟

清内蒙古六盟之一。后金崇德至清康熙初,先后设四子部落一旗、茂明安部一旗、乌喇特部三旗、喀尔喀右翼部一旗,共四部六旗,会盟地在乌兰察布(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北红螺谷),故名。隶属于理藩院,并受绥远城将军节制。盟境相当今内蒙古乌兰察布盟四子王旗、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全境及武川县一部分, 巴彦诺尔盟之乌拉特前、中、后三旗全境(1958年划归巴彦淖尔盟)及五原县、临河市、杭锦后旗各一部分,包头市及所属固阳县各一部分。清末以来,盟境部分地先后设置武川、五原、包头、固阳、临河等县及设治局。1914年划属绥远特别区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49年盟府驻四子王府(今四子王旗北查干补力格苏木)。1950年迁驻乌兰花,同年迁驻包头市。1951年迁驻固阳县。1954年划归内蒙古自治区。1958年将乌喇特前旗及中后联合旗划归巴彦淖尔盟;将原平地泉行政区所属集宁市及察哈尔左翼前、中、后三旗,丰镇、兴和、卓资、凉城、和林格尔、清水河、武川等县划属本盟,盟府移驻集宁市。


旧盟名。在内蒙古自治区中部。清崇德元年(1636年)至康熙初年将蒙古四子部落、茂明安部、乌喇持部和从漠北迁来的喀尔喀中路台吉编成乌拉特前旗、乌拉特中旗、乌拉特后旗、四子王旗、喀尔喀右翼旗(达尔罕旗)、茂明安旗等会盟于乌兰察布(今呼和浩特市北红山口),盟名始此。清雍正后汉族移民渐增,先后置清水河、丰镇、托克托、兴和、陶林、和林格尔、武川七厅,隶归绥道。1912年厅改县。1914年废归绥道,置绥远特别行政区,盟随属。1928年属绥远省。1950年成立乌兰察布自治政府,驻乌兰花镇。同年改为乌兰察布蒙古族自治区,迁驻包头市昆都仑召,属绥远省,1951年迁驻固阳县城。1954年撤销绥远省,划归内蒙古自治区,将乌兰察布蒙古族自治区改为乌兰察布盟。盟行政公署驻固阳县。1957年平地泉地区撤销,所属集宁市及丰镇、兴和、和林格尔、凉城、托克托、清水河、武川、萨拉齐、卓资、武东十县和土默特旗、察哈尔右翼前、中后三旗划入。1958年盟行政公署迁集宁市。同年武东县撤销,乌拉特前旗和乌拉特中后联合旗划归巴彦淖尔盟。1965年土默特旗分设左、右二旗。1969年锡林郭勒盟的二连浩特市、化德县、苏尼特右旗划入。1970年土默特左旗和托克托县划入呼和特市;土默特右旗和固阳县划入包头市。1980年二连浩特市和苏尼特右旗划归锡林郭勒盟。1990年丰镇县改市。1995年和林格尔、清水河二县划归呼和浩特市。1996年武川县划归呼和浩特市,达尔罕茂明安联合旗划归包头市。2003年撤销,改设乌兰察布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沓中

    ①在今湖北公安县西。《晋书·王澄传》:“澄迁于孱陵,寻奔沓中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公安县: 孱陵城在 “县西二十五里……孱陵城东有地名沓中”。②在今甘肃迭部县境。《三国志· 蜀书 · 姜维传》:

  • 双流镇

    又作沙碛茅土。即今吉林洮南市。清光绪三十年(1904)置洮南府于此。1913年改为洮南县治。民国徐曦《东三省纪略》卷2:洮南县治“土名双流镇(原名沙碛茅土),当洮儿河南岸”。即此。(1)在四川省营山县

  • 永昌府

    宋大理置,治所即今云南保山市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保山市、永平县以南,孟连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县以北,东抵澜沧江,西抵怒江。元至元十一年(1274)降为永昌州。十五年(1278)复为府,属大理路,为大理金齿等

  • 兆兴镇

    即今黑龙江省萝北县东北肇兴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兴东道:“黑龙江南岸有兆兴镇、裕兴镇,垦务皆盛。”1932—1953年萝北县驻此。

  • 神山

    ①在今河北平泉县西南三十余里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泽州神山县: “神山在西南。” 清张穆 《蒙古游牧记》 卷2引 《元一统志》: 神山 “在惠州西南十三里。东西长十里,南北广八里”。②即翁公山。在今内蒙

  • 峡江站

    元置。即今江西峡江县(巴丘)。明废。元置,即今江西省峡江县。属新淦州。明时废。

  • 宝鸡市

    1949年解放后由宝鸡县城区及近郊析置,治所即今陕西宝鸡市。在陕西省西部、渭河沿岸。面积1.82万平方千米(市辖区574平方千米,其中城区36平方千米)。人口367.1万(市辖区74.2万)。辖金台、

  • 券桥店

    即今河南方城县南二十五里券桥乡。清康熙 《南阳府志》 卷2 《集镇》: 裕州有券桥店。

  • 如月江

    今越南北部河北省之求江。以流经如月村而名。《元史·安南传》:至元二十二年(1285),镇南王征安南,“官军至如月江,(陈)日烜遣怀文侯来战”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有如月江路, 以江而名。吴士连《大越史记

  • 连山驿

    明改奉川驿置,故址在今浙江奉化市驻地大桥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2奉化县:连山驿“在县东五里。唐置剡源驿,在大溪东。元改奉川驿。明朝洪武十二年改今名,嘉靖十二年徙县学东”。清康熙三十一年(1692)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