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临沂县

临沂县

①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费县东临沂庄。东汉改属琅邪国。南朝宋省。东魏武定八年 (550) 复置,属郯郡。北齐省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 复置,为沂州治。移治今山东临沂市。大业初为琅邪郡治。唐以后为沂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沂州。

②东晋咸康七年 (341) 侨置,为南琅邪郡治。治所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三十八里,栖霞山之西,北临长江。南齐永明中移治白下城 (今南京市金川门外)。陈太建十年 (578) 改属建兴郡。隋初废。

③1914年改兰山县置,属济宁道。治所即今山东临沂市。1925年为琅玡道治。1928年直属山东省。1983年改设临沂市。


(1)古县名。东晋咸康元年(335年)分江乘县侨置,治今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山西麓。属琅邪郡。隋初废。(2)古旧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临沂市诸葛城,属东海郡。隋大业二年(606年)迁治今市,为琅邪郡治。唐、宋、金为沂州治。明洪武初省入沂州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年)置兰山县,治今市,为沂州府治。1914年复改兰山县置。因与甘肃省兰山道重名,改名临沂县。1983年再撤,复设临沂市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穷水

    亦称安风水、丰水。即今安徽霍邱县西南都沣河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七年(前515),楚救潜,左司马沈尹戍“与吴师遇于穷”。杜注:“穷,《水经注》:穷水出安丰县穷谷。”《水经·淮水注》:“淮水又东北,穷水入

  • 兀儿失温河

    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呼伦湖与贝尔湖之间的乌尔逊河。《元朝秘史》卷1:“捕鱼儿海子、阔连海子,两个海子中间的河名兀儿失温,那河边住的塔塔儿一种人。”捕鱼儿海子即今贝尔湖,阔连海子即今呼伦湖。

  • 黑水河

    ①又名石顶河。在今河北张北县西北。民国 《张北县志》 卷1: 石顶河 “源出花盖淖尔、伊克淖尔等处,由以上各水注入,经过石柱子梁村北及汽车桥大特拉房子西流,入安固里诺尔,长约四十余里。按 《三厅志》,

  • 延德军

    北宋大观元年(1107)改延德县置,治所在通远县(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间)。政和元年(1111)废。北宋大观元年(1107年)以延德县改置,治通远县(今海南乐东黎族自治县西南黄流、白沙

  • 东宁路

    元至元十三年(1276)升东宁府置,属辽阳行省。治所在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辖境相当今朝鲜黄海北道以北及辽宁鸭绿江流域。后废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以东宁府改名,治平壤(今朝鲜平壤市)。二十七年寄

  • 蒿泽

    即古昭余祁。在今山西介休、平遥、汾阳、祁县之间。《隋书·杨谅传》: 仁寿四年 (604),“谅使赵子开守高壁,杨素击走之。谅大惧,拒素于蒿泽”。即“大昭泽”。

  • 罗不驿

    一作罗 卜驿。元至元二十三年 (1286)置,在今新疆若羌县。《元史·世祖纪》: “立罗不、怯台、阇鄽、斡端等驿。”

  • 汉伯渠

    即汉渠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。《西夏书事》卷20有汉伯渠,疑即汉渠的遗迹。在今宁夏北部黄河东岸。明嘉靖《宁夏新志》卷3灵州守御千户所:汉伯渠“自黄河开闸口, 长九十五里。洪武初浚立,灌田七百三十余顷”

  • 朱鸢县

    即朱䳒县。在今越南海兴省快州附近。《晋书·地理志》 作“朱鸢”。《大越史记全书》外纪卷4:梁大同十一年(545), 陈霸先等讨李贲,“贲率众三万拒之,败之朱鸢,又败于苏历江口”。西汉置,

  • 那晓汛

    即今广西邕宁县南南晓镇。清设外委驻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