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谷
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会昌四年(844),“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,降于尚婢婢。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,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。恐热退保东谷”。即此。
在今甘肃临夏市东南十五里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会昌四年(844),“吐蕃论恐热之将岌藏丰赞恶恐热残忍,降于尚婢婢。恐热发兵击婢婢于鄯州,婢婢分兵为五道拒之。恐热退保东谷”。即此。
又名小直沽口。北宋政和三年 (1113) 改泥姑砦置,属沧州清池县。在今天津市东南东、西泥沽村一带。
在今台湾省新竹县西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北府: “香山港” 等 “并在新竹县西北入于海”。
又作八芝林、八芝兰、八芝兰林。即今台湾省台北市北士林区。本高山族平埔人社名的音译,意为温泉。
贺兰山的古称。在今宁夏贺兰县西北贺兰山北段与内蒙古阿拉善左旗互界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北地郡廉县: “卑移山在西北。”
亦作浪藏寺。在今四川得荣县。《清史稿·宣统本纪》: 宣统三年 (1911),赵尔丰奏: “浪庄寺喇嘛千余人许还俗。”
即郐。在今河南新密市东七十里古城角寨村。或说在新郑市附近。《毛诗·国风·桧谱》: 郑玄曰,“桧者,古高辛氏火正祝融之墟”。古国名。即“郐”。《诗经》有《桧风》。西周、春秋之际灭于郑。
中宗指商代第九王太戊。其陵在今河南内黄县西南亳城集东二里的刘次范村东头。《清一统志· 彰德府》: 殷中宗陵 “在内黄县西南二十五里。高一丈五六尺。宋开宝间竖碑。梁周翰撰文”。
又称相山寺。明建,在今江西宁冈县东南茅坪附近。1927年10月,毛泽东率领三湾改编后的部队进驻井冈山,开始一段时间就住在这里。寺内有宿舍、课堂,寺外有练兵场。毛泽东从井冈山返回茅坪不久,就把袁文才的农
①西汉置,属合浦郡。治所在今广东阳东县北。东汉末属高凉郡。东晋废。②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为高凉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稷山县东南三十里。北周移治玉壁城 (今稷山县西南十二里汾河南岸)。隋开皇三年
金置,属阳曲县。故址在今山西阳曲县北三十里何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