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东城镇

东城镇

宋置,属会稽县。即今浙江上虞市西十二里东关镇。


(1)在河北省阳原县中部偏北。面积155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城,人口 4860。明天顺四年(1460年)筑东、西二城,该城居东,故名。1953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乡,1986年改镇。产谷子、玉米、糜黍。有皮毛、汽修厂和煤矿。大秦铁路、109国道经此。古迹有虎头梁旧石器遗址和玉皇阁。(2)在吉林省和龙市东北部。面积149平方千米。人口1.09万,多朝鲜族。镇人民政府驻普城,人口 1030。和龙北部有两古城,一东一西,地处东城,故名。1949年为东城区,1956年改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改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及人参、木耳、烤烟。有林场、鹿场及纤维板、砂轮、农机修配等厂。和龙铁路经此,公路接松老公路。有古城遗址。(3)在安徽省霍山县东北部。面积54平方千米。人口1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板桥,人口100。1949年设三板桥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设乡。1992年牛角冲、落阳河二乡并入,2000年改置东城镇。有制茶、食品等厂。六英、霍舒公路经此。(4)在湖南省望城县北部。面积56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慎家桥,人口 1220。1949年属长沙县铜官乡。以东冲、西城二农业社合并得名。1958年为东城公社,1984年改乡,1995年置镇。产稻、大豆、油菜籽、茶叶、鲜鱼、西瓜、水果,为省水果生产基地。有农机、造纸、陶瓷等厂。镇区设有圩场。公路通县城。(5)在广东省阳东县中南部。县人民政府驻地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3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城,人口1.1万。1989年从江城区及北惯镇划地置镇。1988年阳东区、1991年阳东县治所。地处那龙河下游西岸台地平原区。农产稻、甘蔗、花生和水果。有机械、皮革、玻璃钢、橡胶、塑料管、漆器工艺、建材等厂。325国道经此。(6)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木垒哈萨克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545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东城街,人口 2360。1956年设东城乡,1958年成立上游公社,1984年复改东城乡。2000年置镇。南部山区以牧业为主;中部丘陵是农耕区,主产小麦、豌豆、油菜籽、土豆,亦种植胡麻、大蒜等;北部是戈壁。境内最大的沟谷是东城沟,沟宽底平,东城河顺沟而下。有公路通县城、西吉尔。古迹有四道沟氏族公社晚期村落遗址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青石关

    ①宋置,在今陕西南郑县南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设县佐。②又作青石冈。在今山东淄博市博山城南二十里。由长峪道迤丽而来,接莱芜市界。《清一统志·青州府二》 载: 青石关 “两山壁立,连亘数里,山巅隘处,

  • 朱口寨

    南宋绍兴五年(1135)置,属泰宁县。即今福建泰宁县东北朱口镇。元置有巡司,寻废。清初为朱口墟。南宋绍兴五年(1135年)置,即今福建省泰宁县东北朱口。元于此置巡检司。

  • 时村集

    在今安徽宿州市东北七十里时村镇。清于此置巡司。

  • 湖陇河市

    即今安徽无为县西南湖陇乡。清乾隆《无为州志》 卷4 《镇集》: 湖龙陡门 “在治南六十里南乡”。光绪 《庐州府志》 卷3无为州 《乡镇图》: 西南六十里有湖陇镇。

  • 陁和镇

    唐置,属嘉州。在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。北宋废。即今四川省峨边县。唐仪凤三年(678年)至天授二年(691年)置罗目县于此。

  • 广济桥

    俗称湘子桥。在今广东潮州市东门外,横跨韩江。始建于南宋乾道六年(1170),宝庆二年(1226)建成,历时57年。东西两端筑石桥墩十八个, 上架石梁作桥面。中间一段,宽约100米,水流湍急,未能架桥,

  • 荔波峒

    北宋置,属广西宜州。在今贵州荔波县西北。元升为荔波州。北宋置,在今贵州省荔波县西北。属宜州。元时升荔波州。

  • 常德县

    1913年改武陵县置,为武陵道治。治所即今湖南常德市。1916年属湘江道。1922年直属湖南省。1950年析置常德市。1988年撤销常德县,并入常德市。旧县名。1913年改武陵县置,治今湖南省常德市。

  • 郦县

    秦置,属南阳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南阳县西北。东汉徙治今河南内乡县北十里郦城。北魏改置南郦县。北周仍名郦县,属武关郡。隋开皇初改为菊潭县。(郦zhí) 古县名。秦置,治今河南省南阳市西北。属南阳郡。东汉移治

  • 扎武班石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这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东南。乾隆《西宁府新志》卷19塞外贡马番族:“住牧扎武班石族,即在扎武族界内。”后并入扎武土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