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皮林铺
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北下皮林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之役, 陈璘“遂移师讨皮林。皮林在湖、贵交,与九股苗相接”。
即今贵州从江县东北下皮林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之役, 陈璘“遂移师讨皮林。皮林在湖、贵交,与九股苗相接”。
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阳邑县置,属并州。治所即今山西太谷县。《元和志》卷13太谷县:“因县西太谷为名。”大业初属太原郡。唐初属并州,武德三年(620)为太州治,六年(623)改属并州。后属太原府。元
清康熙二十五年(1686)置,在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古龙镇。《清一统志·黑龙江》“布克依站”条下:“塔勒哈站,又六十五里至古鲁站。”
即碉门路、夔松路。唐、宋雅州通吐蕃三路之一。即从今四川雅安市西北行,溯天全河而上,越马鞍山或二郎山,西至康定县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雅州严道县: “和川路在县界,西去吐蕃大渡河五日程。从大渡河西郭至吐蕃
一作云石堡。在今山西右玉县西五十里云石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4大同府:云右堡“旧堡今在堡东南,嘉靖三十八年筑, 山高无水,离边尚远,不便。万历十年改筑于王石匠河,即今堡也,周一里有奇,分边十四里零”。
在今海南省临高县南二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西藏丁青县西北尺牍村。1960年并入丁青县。“尺牍”,藏语意为万石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丁青县城西北尺牍。1960年与丁青、色扎二宗合并,改置丁青县。
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,北运河东岸。清雍正九年 (1731) 设把总驻守。
在今湖北荆沙市西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其下谓之邴里洲,洲有高沙湖,湖东北有小水通江,名曰曾口。”
唐置,属黎州。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: 黎州有和孤镇。《寰宇记》 卷77黎州汉源县: 汉水 “从和姑镇山谷中经界,至通望县入大渡河”。
即今广东连州市。其地汉为桂阳县,属桂阳郡,因谓之小桂。《晋书·陶侃传》:侃“执刘沈于小桂”。即此。即今广东省连州市。汉为桂阳县。属桂阳郡。为别郡治,故名小桂。西晋建兴三年(315年)陶侃执刘沈于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