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亭镇
北宋置于上亭驿,属梓潼县。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。
北宋置于上亭驿,属梓潼县。在今四川梓潼县东北五十里上亭铺。
在今江西湖口县北二十五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5九江府湖口县: 茭石矶镇巡司 “其地有茭石矶,因名”。古镇名。在今江西省湖口县北。明时于此置巡检司。
又作胡剌浑水。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之呼兰河。源出小兴安岭,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石显传》: “婆诸刊蓄怨未发,会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、麻产起兵,婆诸刊往从之。” 即此。明称忽剌温江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
在今辽宁开原市东北。《清一统志·奉天府一》: 黄龙冈 “在开原县北三里。山形延亘委蛇起伏,东连巨岭,西抵边河,俨如卧龙之状。今冈插柳为边,以限内外,谓之新边。
元改羁縻添州置,属来安路。治所即今广西百色市。明初废。
即今黑龙江省绥化市。民国林传甲《黑龙江乡土志》:“绥化县,在呼兰河上游,旧名北团林子。光绪设厅升府,今改县。”
明永乐五年 (1407) 改建兴府置,属交趾布政司。治所在懿安县 (今越南北部河南宁省懿安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南部及河南宁省北部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地入安南。
即今贵州桐梓县东北狮溪镇。清道光《遵义府志》 卷6桐梓县: 狮溪口在 “城东北四百里”。
亦作芦卫。即泸州卫。在今四川兴文县 (中城镇)。明成化四年 (1468) 迁泸州卫于渡船铺,建城,称泸州卫城,简称泸卫。清康熙二十四年(1685) 废卫,仍设官驻兵于此。
西汉置,属临淮郡。治所即今江苏宝应县东北射阳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: “应劭曰: 在射水之阳”,故名。东汉属广陵郡。三国时废。西晋太康元年 (280) 复置,东晋义熙九年 (413) 废。1942年
明宣德三年 (1428) 置,属忠路安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利川市西北八十二里建南镇。清雍正十三年 (1735) 废。明宣德三年(1428年)置,治今湖北省利川市西北,属施州卫。辖境相当今湖北省利川市西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