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道镇

三道镇

即今黑龙江拜泉县东南三道镇。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


(1)在吉林省长春市二道区中东部。面积73平方千米。人口1.8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石头坑屯,人口600。以境内三道沟为名。1955年设三道林子乡。1958年改和平乡,同年撤销。1966年析置三道公社,1983年改乡,1984年置镇。主产蔬菜。产煤,有乳制品、农机、钣金、制药设备等厂。长吉、长石公路经此。古迹有金完颜室墓。(2)在黑龙江省拜泉县东南部。面积176平方千米。人口2.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道,人口3190。原名三道沟子。1908年改三道镇。1948年设区。1956年复镇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再复镇。镇北有三道镇水库。主产玉米、大豆等。有农具、铁木、编织等厂。公路通拜泉、国富、龙泉等地。(3)在海南省保亭黎族苗族自治县西南部。面积101平方千米。人口1.1万,黎族占95%。镇人民政府驻亚拾园村,人口180。原属崖州椰根峒百万首弓和加札弓。1936年属保亭县。1950年设赤南乡。1958年改设乐园公社,后与新政、金江农场并称幸福公社。1960年改立三道公社,1987年置镇。合口河流经。产稻、橡胶、槟榔、椰子、胡椒等。224国道南北贯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琵琶亭

    在今江西九江市西长江东南岸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德化县: 琵琶亭 “在州西江边。白司马(白居易) 送客湓浦口,夜闻邻舟琵琶声,问之,是长安娼女嫁于商人,乃为作琵琶行,因名亭”。唐元稹《琵琶亭》诗:

  • 浛洭县

    唐改含洭县置,武德五年 (622) 为洭州治。治所在今广东英德市西北浛洸镇。贞观初属广州。北宋开宝四年 (971) 改属连州,五年 (972) 以避太祖讳改为浛光县。古县名。唐以含洭县改名,治今广东省

  • 石绿场

    唐开元中置,属南陵县。即今安徽繁昌县。《寰宇记》卷105繁昌县:“以地出石绿兼铁, 由是置冶。自唐开元以来,立为石绿场。其地理枕江,舟旅憧憧,实津要之地。以南陵地远, 民乞输税于场。伪唐析南陵之五乡,

  • 砂城

    又名沙城。即今河北怀来县治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陈至德元年 (隋开皇三年,583),“突厥寇幽州,隋幽州总管李崇帅步骑三千拒之,“师人多死,遂保砂城”。清于此设沙城堡巡司。又作沙城。即今河北省怀来县治

  • 安生原

    在今山西孝义市南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引《旧经》称:“土地沃饶,有西河之美者,惟安生原耳。”

  • 广郁县

    西汉置,属郁林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凌云县东南。东汉末废。南朝宋复置,属晋兴郡。南齐以后废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凤山县西南一带。属郁林郡。东汉末废。

  • 脱豁改原

    即今黑龙江省宾县南,南祖岭一带平原。《金史· 世纪》: “世祖戒辞不失曰: ‘汝先阵于脱豁改原,待吾三扬旗,三鸣鼓,即弃旗决战。’”

  • 绍武君臣冢

    为南明唐王朱聿及其臣下苏观生等臣合葬墓。 “绍武” 为南明唐王朱聿的年号,即公元1646年,相当于清顺治三年。墓本在今广东广州市象冈北麓。1954年迁入越秀公园木壳冈,

  • 化召县

    南朝梁、陈间于废宋元县置,属新会郡。治所在今广东新会市境。隋开皇十年(590)废入新会县。

  • 精河台

    亦作晶河台。在今新疆精河县西。清道光《新疆识略》 卷2库尔喀喇乌苏: 精河台 “西至托里台九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