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水河

三水河

一名汃水。即今陕西旬邑县东南马栏河、三水河。源出县东北,西南流径县城南,又西南流至彬县入泾水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三水县:三水河“源出宜君县, 西流入县界, 又西南入于泾水。《志》云,县境有罗川水,以三泉并流而名三泉者。县东二里有玉泉。县南三里为梢泉, 自高山涌出。县北为白马泉,会流为一河,故曰三水河,亦曰罗川水”。


即“马栏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剥淰隘

    在今广西那坡县南一百八十里。为中越边境要隘之一。《清一统志·镇安府》: 平孟隘 “在小镇安西南。相近有剥淰隘”。即今云南省富宁县东北剥隘。清时设兵防守于此。

  • 赤颜山

    在今江西瑞昌市西北境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瑞昌县:赤颜山“在县西北一百二十里。旧传赤松子尝游此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5九江府瑞昌县:赤颜山“蛇径鸟道,登陟甚艰”。

  • 宣利渠

    在今河南洛宁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8永宁县: 宣利渠 “在县南三里。又有新兴渠、万箱渠,皆分洛水以灌田”。

  • 紫泉

    在今湖南永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2永兴县: “紫泉在县北。泉紫色,重于他水,铜壶漏取此以定时刻。亦曰紫井。”

  • 宝林寺

    在今湖北广水市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德安府》: 宝林寺 “前临大河,基周数里。后有松、栗二坪,木皆参天。宋、元皆有碑碣。明洪武间赐名正觉寺”。

  • 妃子园

    又名荔枝园。在今四川涪陵市西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妃子园“在州之西,去城十五里。荔枝百余株,颗肥肉脆,唐杨妃所喜, ‘一骑红尘妃子笑, 无人知是荔枝来’谓此。当时以马递驰载, 七日七夜至京,

  • 土默特部

    (1)归化城土默特,又称西土默特。本明中叶蒙古达延汗所置右翼三万户之一的蒙郭勒津万户(汉籍称为“满官嗔”),嘉靖初为俺答所并,遂以俺答统部之名称为土默特万户;有十二鄂拓克,故又称十二土默特,大部分由俺

  • 东澳

    ①即今台湾省宜兰县东南东澳里。连横《台湾通史·抚垦志》:清光绪元年(1875)十一月,“以宣武左右两军,分戍东澳、大南澳”等地。②又名清水濠。在今广东广州市清水濠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南海县“

  • 小沈水

    在今辽宁沈阳市南部。明《辽东志》卷1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东自浑河分流,至城东折流而南,傍城西流,复入浑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7沈阳中卫:小沈水在“卫西南四十里。东流入于浑河,亦谓之活水”。“四十”之“

  • 浯汶

    即浯水。在今山东安丘市南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 “ (浯) 水出浯山,世亦谓之巨平山也。《地理志》 曰: 灵门县有高䂞山、 壶山, 浯水所出, 东北入潍。今是山西接浯山,许慎 《说文》 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