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堡
又作三铺集。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铜山县: “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。”
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。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,多为壮族,还有苗、瑶、布依等族。因附近有三座大土堡得名。产稻、玉米、木材、大豆、棉花、板栗、油桐、柑橘、梨等。有综合加工等厂。为北部重镇,山货集散地。公路通六排镇。
又作三铺集。即今江苏铜山县南三堡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铜山县: “三堡集在城南三十里。”
集镇名。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天峨县北部。三堡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500,多为壮族,还有苗、瑶、布依等族。因附近有三座大土堡得名。产稻、玉米、木材、大豆、棉花、板栗、油桐、柑橘、梨等。有综合加工等厂。为北部重镇,山货集散地。公路通六排镇。
在今云南峨山彝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嶍峨县: 桂峰山在 “县南二里。高峰峭拔,上多桂树”。
即今福建福鼎市东南小嵛山。见清《海国闻见录》。
汉西域国名。都城在乌垒城(今新疆轮台县东北小野云沟附近)。后为西汉所灭。为西域都护府治。
即今河南罗山县南莽张乡。清乾隆 《罗山县志》 卷1 《镇店》: “莽张店,南四十里。”
在今湖南攸县北百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0攸县:大川山“山高耸。其旁川原开广,因名”。
在今四川邻水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8邻水: 昆楼山 “山岩叠峙,势如楼观。《宋志》:乾德四年,移县治于昆楼镇谓此”。
即珥陵镇。在今江苏丹阳市南珥陵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5镇江府丹阳县: 珥村镇 “在县南四十里珥渎河西岸,南接金坛县界”。
即今伊朗里海东南戈尔甘。《元史·地理志·西北地附录》 有“朱里章”。
亦作王景堡。明置,属宁夏左屯卫。即今宁夏永宁县西南旺全村。
①在今河南济源市西北王屋山之绝顶。唐李白《寄王屋山人孟大融》诗有“愿随夫子天坛上,闲与仙人扫落花”。②在今河南渑池县东北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5渑池县:天坛山“高五百丈,四面陡绝如坛。后魏孝文帝西巡至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