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三交镇

三交镇

①唐置,属九陇县。在今四川彭州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龙纪元年(889),王建大破山行军于新繁,“杨晟惧,徙屯三交”。即此。

②清置,属临县。即今山西临县南三交镇。


(1)在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西南部。面积381.3平方千米。人口1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交,人口970。因位于七岭河、高观河、东峪河三河交汇处,故名。1949年属忻县七区。1953年设三交乡。1958年改幸福公社,1961年改三交公社。1984年改镇。2001年牛尾庄、傅家庄、上寺三乡并入。地处吕梁山脉东部黄土丘陵区。产玉米、高粱、谷子。林果业发展迅速。有采矿、机械、建材、制砖、蛭石等厂。忻碛公路经此。纪念地有1938年初八路军三五九旅对日军的狙击战场。(2)在山西省临县东南部。面积123平方千米。人口5.3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三交,人口 7000。因地处三岔路得名。1949年为临县六区,1955年设三交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镇。2001年枣圪乡并入。产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马铃薯、豆类、油料、麻皮、蔬菜等。有皮毛、水泥预制、建筑、造纸、采煤等厂。特产炊具、铜乐器、柳编器具等。临碛、临离公路在此交会。纪念地有双塔村毛泽东旧居纪念馆。(3)在山西省柳林县西南部、黄河东岸。面积106.9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下三交,人口1000。因位居柳林、石楼和陕西绥德三县交界,故名三交;又因与临县三交重名,1983年更名下三交。1949年为中阳县三区,1953年设三交乡,1956年改三交集镇乡,1958年复三交乡,1959年改公社。1971年划入柳林县,1984年改镇。2001年苇元沟乡并入。主产高粱、玉米、谷子、大豆,特产红枣。有红枣加工厂。为薛三公路终点。自古为秦晋交通要津、集市贸易重镇。1936年红军由此渡河东征,并在此建立山西省第一个苏维埃政府。刘志丹在三交战役中牺牲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义唐郡

    北齐置,治所在莒县(今山东莒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北齐改城阳郡置,治莒县(今属山东)。辖境相当今山东省安丘、高密、胶州等市以南,诸城、莒县、莒南等市县以东地区。隋开皇初废。

  • 大庾城

    西汉筑,在今江西大余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28虔州大庾县引《南康记》云:“前汉南越不宾,遣监军庾姓者讨之,筑城于此,因以为名。”隋开皇十年(590)置为大庾县。《清一统志·南安府》:大庾故城,“《县志》

  • 蒲州

    ①北周明帝二年 (558) 改泰州置,治所在蒲坂县 (今山西永济市西南二十四里蒲州镇)。《元和志》 卷12河中府蒲州: “因蒲坂为名。” 辖境相当今山西永济、万荣、临猗、芮城等市县地。隋改治所蒲坂县为

  • 石鼓寨

    ①在今福建同安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石鼓寨“在县西南。《志》云,宋靖康间筑,以御山寇。故址尚存”。②在今广东台山市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石鼓寨在“县(今台山市)东三十

  • 驻马台 (臺)

   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通州宝坻县: 驻马台在 “县南五里。金主璟曾驻于此。一名歇马台”。

  • 九山湾

    在今江苏盱眙县西北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天监二年(503),魏元澄分命诸将犯淮陵、九山,“徐州刺史司马明素将兵三千救九山”。胡三省注:“今招信军盱眙县西南一十五里有三城,又西十五里至淮陵,城临池河,池

  • 忠武军

    ①唐、五代方镇名。唐贞元十年 (794)以陈许节度使为忠武军。治所在许州 (今河南许昌市)。辖许、陈 (今河南淮阳县) 二州。相当今河南长葛、太康以南,舞阳、沈丘以北,襄城以东,淮阳以西地。天复元年

  • 红花铺

    在今贵州正安县西南。《清一统志·遵义府》 “牛角巷铺”条下,又有“红花铺”等,皆戍守处。

  • 松门垭

    在今贵州遵义县北凉风垭。《明史·刘綎传》: 万历二十八年 (1600) 讨杨应龙之乱,都指挥王芬 “连胜有轻敌心,独营松门垭之冲,距大营数里。……贼乃袭杀芬,守备陈大刚、天全招讨杨愈亦死,失亡士卒二千

  • 西城郡

    东汉建安二十年(215)分汉中郡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西城县(今陕西安康市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石泉县至安康市间汉水流域一带。三国魏改名魏兴郡。隋大业初复改金州为西城郡,治所在金川县(今安康市)。唐初又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