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七里涧

七里涧

①在今河北井陉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七里涧“在县(今城关镇)东北,诸山溪之水在县北境者,皆汇流于此,南入绵蔓河,霖潦暴作,行路皆绝”。

②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东受谷水,东流至今偃师市西复入谷水。《晋书·陆机传》:太安二年(303),陆机与长沙王乂战于鹿苑,“机军大败,赴七里涧而死者积焉,水为之不流”。即此。

③又名七里谷、曹阳墟。在今河南陕县西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河水又东得七里涧,涧在陕城西七里,故因名焉。其水自南山通河,亦谓之曹阳坑。”

④又名七里关。在今湖南常德市北七里万金村。《南史·沈约传》:“时贼党郭亮之招集蛮、晋,屯据武陵,武陵太守王镇恶出奔。林子率军讨之,斩亮之于七里涧而纳镇恶。”后因设关于此。


(1)在今河北省井陉县东北。县境北部诸山溪之水皆汇于此涧,向南注入绵蔓河。上有石桥,为往来通道。(2)在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晋洛阳故城东。古谷水绕洛阳故城,北折南至城东建春门外,屈而东出为七里涧,至鸿池陂东与陂水合,见《水经注·穀水》、《洛阳伽蓝记》。《晋书·武帝纪》:西晋泰始十年(274年)立城东七里涧。太安二年(303年),陆机率兵进逼洛阳,长沙王司马乂拒破之于此。后堙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贡山设治局

    1932年改菖蒲桶行政区置,直属云南省。治所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。民国《云南行政纪实》:“治所在高黎贡山间,因以命名。”1952年改贡山县傈傈族自治区。1954年改贡山县。1956年改设贡山独

  • 仪凤门

    明南京城门名。在今江苏南京城西北,狮子山西侧。1931年改名兴中门。

  • 黄陂墟

    ①即今江西宜黄县西南五十六里黄陂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2抚州府宜黄县: 西南有“黄陂”。②即今广东兴宁市东北六十里黄陂镇。清光绪《广东舆地全图》 兴宁县图: 东北有黄坡墟。

  • 女徒山

    在今四川盐亭县东北八十里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永泰县:“有女徒山。”《寰宇记》卷82永泰县:女徒山“在县东二十五里。其山从阆州新井县界来。故老相传:昔有女徒千人于通泉县康督井配役,遇贼于此山,乃于山顶置

  • 青城县

    ①唐武德四年 (621) 析太湖县置,属舒州。治所在今安徽太湖县东上格城。七年 (624) 废入荆阳县。②唐开元十八年 (730) 改清城县置,属蜀州。治所在今四川都江堰市东南徐渡乡杜家墩子。以青城山

  • 波些山

    在今云南文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15教化三部长官司: 波些山在 “司 (治今县西南旧城)西四十里。孤峰秀削,冠群山之上”。

  • 南郢州

    ①北魏正光、孝昌间置,治所在今湖北随州市境。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为归州。②南朝梁置,治所在光城郡 (治今河南潢川县南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潢川县东部、南部及光山县南部。隋开皇初废。南朝梁置,治赤石

  • 长江埠

    即今湖北应城市东南四十里长江埠街道办事处。清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堽城坝

    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三十五里堽城镇。为汉刚县故城。后讹刚为堽。汶水自此分流。蒙古宪宗七年 (1257) 于堽城筑土坝斗门,遏汶水南流入洸,至任城 (今济宁市) 合泗水,以济运。明洪武间黄河决口,运河被淤

  • 平靖郡

    南朝梁置,属应州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开皇初废。西魏置,治平靖县(今湖北广水市西北)。属应州。辖境约当今湖北省广水市一带。隋开皇初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