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泉崮
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“大沫崮”条:一泉崮“上有泉一泓,虽旱不涸”。
在今山东费县西南八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3费县“大沫崮”条:一泉崮“上有泉一泓,虽旱不涸”。
清置,即今贵州天柱县东南三十六里坌处镇。1932年置保安镇,1940年废。1984年复设坌处镇。
西周封国。春秋时为宋邑。在今山东曹县南十里。《春秋》: 僖公二年 (前658),“秋九月,齐侯、宋公、江人、黄人盟于贯”。即此。《史记·田敬仲完世家》: 齐宣公四十九年 (前407),“伐卫,取毋丘”
即今湖北浠水县东南之浠水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希水“出灊县霍山西麓。……西南流分为二水,枝津出焉。希水又南,积而为湖,谓之希湖。湖水又南流,径轪县东,而南流注于江”。
元太祖十年(1215)改平州置, 治所在卢龙县(今河北卢龙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陡河以东、长城以南地区。中统元年(1260)改为平滦路。蒙古太祖十年(1215年)改平州置,治卢龙县(今属河北)。属奉元路
在今湖南涟源市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0湘乡县: 湄水 “源出安化县东境龙安山,奔流数里,有石岩当路,水入岩中,伏流六七里,分为三派流出,东入涟水”。
灵江支流。即今浙江临海市西方溪。《清一统志·台州府一》:芳溪“在临海县西三十里。源出括苍山, 土民于下流导为十三圳, 溉田甚多”。
即彭祖国。夏、商时国。在今江苏徐州市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大彭、韦豕为商伯矣。”韦昭注:“大彭,陆终第三子,曰篯,为彭姓,封于大彭,谓之彭祖,彭城是也。”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:“彭祖自尧时而皆举用。”《正
亦名小康山。在今四川江油市西北。宋吴曾《能改斋漫录》卷5:杜田《(杜诗)补遗》云:“范传正李白新墓碑云:‘白本宗室子,厥先避仇,客居蜀之彰明,太白生焉。’彰明,绵州之属邑,有大、小匡山。”《方舆纪要》
北周天和五年(570)置, 为集州治。治所在难江县(今四川南江县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江县地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北魏景明中置,治今四川省南江县北巴山南麓。西魏废。北周天和五年(570年)再置,治难
即今湖南耒阳市东南黄市镇。《清一统志·衡州府二》 “竹塔市”条下:“上堡市,在(耒阳)县南四十里。地多冈陵,产铅锡,有锡坑三十余所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