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马精神

龙马精神

源见“龙马”。比喻雄健旺盛、奔驰跃进的精神。多指老年人老而弥健,精神旺盛。唐李郢《上裴公》诗:“四朝忧国鬓成丝,龙马精神海鹤姿。”


偏正 像骏马一样的精神。比喻高昂旺盛的精神。唐·李郢《上裴晋公》诗:“四朝忧国鬓如丝,~海鹤姿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人的精神面貌方面。→精神抖擞 ↔没精打采 垂头丧气 萎靡不振 槁木死灰


【词语龙马精神】  成语:龙马精神汉语词典:龙马精神

猜你喜欢

  • 李謩偷曲谱

    唐元稹《连昌宫词》:“李謩擪笛傍宫墙,偷得新翻数般曲。”自注:“玄宗尝于上阳宫夜后按新翻一曲,属明夕正月十五日潜游灯下。忽闻酒楼上有笛奏前夕新曲,大骇之。明日密遣捕捉笛者,诘验之,自云:‘其夕窃于天津

  • 讥关

    《礼记.王制》:“关讥而不征。”《孟子.梁惠王下》:“关市讥而不征。”后以“讥关”谓在关市负责稽查和征税。明谢肇淛《五杂俎.事部三》:“吾辈受讥关之任者,宽一分则受一分之赐,奈何必以茧丝为能,而务朘民

  • 箕瓢

    同“箕山挂瓢”。唐李咸用《览文僧卷》诗:“调高非郢《雪》,思静碍箕瓢。”【词语箕瓢】   汉语大词典:箕瓢

  • 疾恶如仇

    疾亦作“嫉”。憎恨坏人坏事,如同誓不两立的仇敌。形容人的正义感极强。《晋书.傅咸传》:“咸字长虞,刚简有大节,风格峻整,识性明悟,疾恶如仇,推贤乐善。”主谓 痛恨坏人坏事如对仇敌一样。形容人爱憎分明,

  • 删诗

    《史记.孔子世家》载:古诗三千余首,孔子去其重,取可施于礼义者凡三百篇,并弦歌之,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。后因以“删诗”指其事,亦泛指删选诗歌。清龚自珍《己亥杂诗》之二九:“鄙人劝君割荣者,努力删诗壮盛时

  • 观鱼乐

    源见“濠上观鱼”。指托情于物,自得其乐。唐孟浩然《寻梅道士》诗:“重以观鱼乐,因之鼓枻歌。”【词语观鱼乐】   汉语大词典:观鱼乐

  • 蚁窠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蚂蚁栖息之处。亦喻梦幻。宋陆游《吴歌》:“胜负两蜗角,荣枯一蚁窠。”【词语蚁窠】   汉语大词典:蚁窠

  • 漆身为厉

    同“漆身吞炭”。厉,癞。金元好问《行斋赋》:“有漆身以为厉,自披发而为狂。”

  • 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

    意谓知心朋友极为难得。语出宋.陈元靓《事林广记.卷九.结交警语》:“相识满天下,知心能几人。”宋.无名氏《张协状元》戏文:“相识满天下,知心有几人?”《警世通言.俞伯牙摔琴谢知音》:“伯牙道:‘相识满

  • 听其言,观其行

    或简化称“听言观行”。原指孔子总结的教育方法,后来广泛应用于人际交往,表示不能只相信诺言,还要看其能否兑现诺言。孔子所欣赏的一个学生宰予在白天睡大觉,孔子心中非常不满,说,腐烂的木头不能雕刻,泥土作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