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龙行虎步

龙行虎步

行走如龙似虎般矫健敏捷。形容仪态威严。刘裕:(363-422年)字德舆,小字寄奴,祖为彭城(今江苏徐州市)人,迁居京口(今江苏镇江市)。幼时孤贫,后从刘牢之镇压孙恩起义。义熙二年(公元405年)击败起兵反叛的东晋权臣桓玄,掌握了东晋大权。出兵灭南燕,回师击败卢循,收巴蜀,灭后秦,官至相国,封宋王。元熙二年(公元420年)代晋自立,国号宋。其为彭城内史时,楚王桓玄兵多将广,打算废晋自立。桓玄的哥哥桓谦把桓玄想称帝的事告诉了刘裕。刘裕早就想除掉桓玄,便顺水推舟怂恿桓玄称帝,以使他处于不义的地位。对桓谦说:“楚王是宣武之子,功德盖世,如今晋室衰落,民心早就依向桓玄,乘时运登上皇位,有何不可。”桓谦高兴地说:“你说行,就是真行了。”桓玄果然篡夺了帝位。刘裕跟随桓脩朝见桓玄。桓玄见刘裕气度不凡,便极力拉笼刘裕,赏赐许多东西。刘裕更加讨厌桓玄。有人对桓玄说:“刘裕威武雄健,仪表不凡,恐怕不是能屈居人下的人,应该早点儿除掉他。”桓玄却说:“我正要荡平中原,只有刘裕才能托付给大事,等平定了关、陇之后,再讨论这件事吧。”后来刘裕果然起兵讨伐桓玄,复兴晋室。刘裕也被封为宋公。

【出典】:

宋书》卷1《武帝纪上》5页:“或说玄曰:‘刘裕龙行虎步,视瞻不凡,恐不为人下,宜蚤(早)为其所。’”

【例句】:

唐·释皎然《诗式》卷一:“其华艳如百叶芙蓉,菡萏照水;其体裁如龙行虎步,气逸情高。” 《宋史·太祖纪》:“每对近臣言,太宗龙行虎步。生时有异,他日必为太平天子,福德吾所不及云。” 元·无名氏《抱妆盒》四折:“少年寄养楚宫中,虎步龙行自不同。”


并列 行动如龙似虎。比喻气概非凡。明·凌濛初《虬髯翁》1出:“俺前日云游到中国,推算定数,不日将乱,主有真天子出世,寻访多时,遇着俺张兄虬髯翁,他~,是个王者之相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帝王。↔蜗行牛步。也作“虎步龙行”。


【词语龙行虎步】  成语:龙行虎步汉语词典:龙行虎步

猜你喜欢

  • 师出有名

    《礼记.檀弓下》:“师必有名。”谓出兵有正当理由。后即以“师出有名”比喻行事有理。明朱鼎《玉镜台记.闻鸡起舞》:“庶几义声昭彰,理直气壮,师出有名,大功可就矣。”鲁迅《呐喊.兔和猫》:“况且黑猫害了小

  • 荆山之玉

    即和氏璧。《韩非子.和氏》:“楚人和氏得玉璞楚山中,奉而献之厉王。厉王使玉人相之。玉人曰:‘石也。’王以和为诳而刖其左足。及厉王薨,武王即位,和又奉其璞而献之武王。武王使玉人相之,又曰:‘石也。’王又

  • 枯槐聚蚁

    源见“南柯梦”。“南柯梦”中的槐安国蚁民。比喻弱国微民。金元好问《眼中》诗:“枯槐聚蚁无多地,秋水鸣蛙自一天。”【词语枯槐聚蚁】  成语:枯槐聚蚁汉语大词典:枯槐聚蚁

  • 商山四翁

    同“商山四皓”。明冯惟敏《二犯傍妆台.世恩堂雨酌》曲:“竹溪六逸,商山四翁,至今千载仰高风。”【词语商山四翁】   汉语大词典:商山四翁

  • 荔奴

    骂人愚拙的话。《晋书.刘曜传》:“曜怒甚,毁其表曰:‘犬荔奴,不忧命在须臾,犹敢如此!’”【词语荔奴】   汉语大词典:荔奴

  • 蚁术

    同“蛾术”。唐李峤《授崔挹成均司业制》:“虎门齿胄,蚁术横经。”【词语蚁术】   汉语大词典:蚁术

  • 谈何容易

    汉.东方朔《非有先生论》:“今则不然,反以为诽谤君之行,无人臣之礼,果纷然伤于身,蒙不辜之名,戮及先生,为天下笑,故曰谈何容易。”“谈及容易”,原指臣下向君主进言很不容易。后亦谓做起事来并非象说的那么

  • 一箭取辽城

    同“一箭下聊城”。宋 毛幵《水调歌头.次刘若纳韵》词:“洗眼功名会,一箭取辽城。”

  • 不饮郡水

    《南史.蔡撙传》:“公事左迁太子中庶子,复为侍中,吴兴太守……口不言钱。及在吴兴,不饮郡井,斋前自种白苋紫茄,以为常饵。诏褒其清,加信武将军。”后用为称颂地方官廉洁的典故。唐 孙元晏《蔡撙》诗:“紫茄

  • 凤一毛

    同“凤毛”。唐岑参《送张郎中赴陇右觐省卿公》诗:“中郎凤一毛,世上独贤豪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