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齐人乞墦

齐人乞墦

孟子.离娄下》:“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。其良人(女子之夫)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(同返)。其妻问所与饮食者,则尽富贵也。其妻告其妾曰:‘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;问其与饮食者,尽富贵也。——而未尝有显者来。吾将瞰(音kàn,窥视)良人之所之也。’蚤起,施从(邪迤而随,不使发觉)良人之所之,遍国(这里指城)中无与立谈者,卒之东郭墦(音fán,墓塚)间,之祭者,乞其馀,不足,又顾而之他:此其为餍足之道也。其妻归,告其妾曰:‘良人者,所仰望而终身也。——今若此!’与妾讪其良人,而相泣于中庭。而良人未知之也,施施(喜悦自得)从外来,骄其妻妾。”

乞墦,原是指向祭墓的人乞讨吃食。齐人每天到墦间去乞食,不以为耻,反以为荣,每次回到家中,还兴冲冲表现得骄气十足。这适足以看出其内心的虚荣与卑劣。孟子用这个故事,旨在讽刺那些屈身辱节以追求功名富贵的人,实与乞墦的齐人没有什么两样。他们应当受到世人的鄙弃。

后因以“乞墦”喻指屈身辱节以求达到某种个人目的下贱行为。宋.陆游《叹俗》诗:“风俗陵夷日可怜,乞墦、钳市(见本书“设醴钳市”)亦欣然。看渠皮底元(同原)无血,那识虞卿、鲁仲连?”又《薪米偶不继戏书》诗:“世间大有乞墦人,放翁笑汝骄妻妾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孟子·离娄下》:“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,其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,其妻问所与饮食者,则尽富贵也。其妻告其妾曰:‘良人出,则必餍酒肉而后反,问其饮食者,尽富贵也,而未尝有显者来。吾将瞰良人之所之也。’蚤起,施从良人之所之,遍国中无与立谈者。卒,之东郭墦 (fan) 间,之祭者乞其余,不足,又顾而之他,此其为餍足之道也。其妻归告其妾,曰:‘良人者,所仰望而终身也,今若此!’与其妾讪其良人,而相泣于中庭。而良人未之知也,施施从外来,骄其妻妾。”

【今译】 齐国有个人有一妻一妾,共住一处,这个人出去,一定吃得酒足饭饱才回家,妻妾问起跟他一起吃喝的,说都是富贵之人。他妻子对妾说:“丈夫出去,每天一定醉饱才回,问与他共饮食的,都是富贵之人,却从不见有显贵来我们家里。我要去看看他都去些什么地方。”早晨起来,妻子悄悄在后面跟着丈夫,见一城没有与他交谈的。最后他走到东郭坟地里,向祭祀的人乞讨祭余的酒肉供品,不够,又四处张望再找另一家,原来这就是他吃得醉饱的门道。他妻子回家告诉了妾,说:“丈夫,是我们要依靠他过一生的,今天才知道是个这样的人!”妻妾两人痛骂丈夫,在院子里相对哭泣。而她们的丈夫还不知道,美滋滋地从外边回来,又向妻妾炫耀呢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毫无廉耻,乞求利益。

【典形】 墦间得醉、墦乞、骄妻妾、乞墦、乞墦祭、乞祭人、人乞祭余、笑齐人、忍耻墦间祭、乞墦客。

【示例】

〔墦间得醉〕 宋·梅尧臣《依韵和李舍人》:“今朝甘自居穷巷,无限墦间得醉归。”

〔墦乞〕 明·徐渭《旱甚久不应祷》:“渐少墦乞骄,而多褐夫惴。”

〔骄妻妾〕 宋·陆游《薪米偶不继戏书》:“世间大有乞墦人,放翁笑汝骄妻妾。”

〔乞墦〕 宋·苏轼《伯父送先人下第归蜀诗》:“乞墦何足羡,负米可忘艰。”

〔乞墦祭〕 宋·陆游《新秋感事》之二:“强颜未忍乞墦祭,积毁仅逃输鬼薪。”

〔乞祭人〕 宋·王安石《破冢》之一:“墦间夜半分珠玉,犹是当年乞祭人。”

〔人乞祭余〕 宋·黄庭坚《清明》:“人乞祭余骄妾妇,士甘焚死不公侯。”

〔笑齐人〕 清·蒲松龄《尾犯·戏作》:“举世笑齐人,不道世人,反出其下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坏裳为袴

    《南史.刘穆之传》:“武帝克京城,从何无忌求府主簿,无忌进穆之。……(穆之)反室坏布裳为裤往见帝。”袴,即袴褶之袴,上服褶下缚袴,外不用裘裳,便于骑乘,为军中之服。宋武帝刘裕攻克建业后,请何无忌推举一

  • 平泉草木

    唐.高骈《剧谈录》卷下“李相国宅”:“平泉庄去洛城三十里,卉木台榭,若造仙府。有虚槛,前引泉水萦回,穿凿像巴峡洞庭十二峰九派,迄于海门。皆隐隐见云霞龙凤草树之形。……”又见宋.王谠《唐语林》卷七。此是

  • 藩宣

    《诗.大雅.崧高》:“四国于蕃,四方于宣。”马瑞辰通释:“宣,当为‘垣’之假借……‘四国于蕃,四方于宣’犹《板》之诗‘价人维藩,大师维垣’也。”后用“藩宣”比喻卫国重臣。唐白居易《杭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

  • 三釜慰慈亲

    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孝养父母。宋王令《送庭老罢尉金坛》诗:“莫叹一官淹圣代,聊将三釜慰慈亲。”

  • 阿香推车

    源见“阿香推雷车”。指打雷。宋邓肃《霹雳松》诗:“阿香推车动地来,振起虬髭上天阙。”

  • 雷居士

    《宋书》卷九十三《隐逸传.雷次宗传》:“雷次宗,字仲伦,豫州南昌人也。少入庐山,事沙门释慧远……本州辟从事、员外散骑侍郎,征并不就。”与子侄书,令“家事大小,一切勿关”。“后又征诣京邑,为筑室于钟山西

  • 东床腹

    同“东床坦腹”。唐白居易《和梦游春诗》:“既倾南国貌,遂坦东床腹。”【词语东床腹】   汉语大词典:东床腹

  • 光风霁月

    雨过天晴后风和月明的景象。用以比喻人心地坦率、气度开朗;或指政治清明、时世太平。宋代黄庭坚《濂溪诗序》:“春陵周茂叔,人品甚高,胸中洒落如光风霁月。”周茂叔:周敦颐,字茂叔。《大宋宣和遗事》前集:“上

  • 狗尾续

    同“狗尾续貂”。陈毅《南乡子.日内瓦十四国会议协签字》词:“紫貂不用狗尾续,堪说。美军应从远东撤。”

  • 白起坑降

    源见“长平之祸”。指白起大批杀戮降卒。唐李瀚《蒙求》:“娄敬和亲,白起坑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