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齑三百瓮

黄齑三百瓮

《谐语》引《苏黄滑稽帖》:“苏轼曰:王状元未第时,醉堕汴河,为水神扶出,曰:‘公有三百千料钱,若死于此,何处消破?’明年,遂登进士。有久不第者,亦效之,佯醉落河,河神亦扶出。士大喜曰:‘我料钱几何?’神曰:‘吾不知也。但三百瓮黄齑无处消破耳。’”后因以“黄齑三百瓮”形容文士命运不济,生活贫寒。宋陆游《斋中杂题》诗之三:“黄齑三百瓮,自是天所破。”


【典源】《谐语》引 《苏黄滑稽帖》:“苏轼曰: 王状元未第时,醉堕汴河,为水神扶出,曰:‘公有三百千料钱,若死于此,何处消破?’明年,遂登进士。有久不第者,亦效之,佯醉落河,河神亦扶出。士大喜曰:‘我料钱几何?’神曰:‘吾不知也,但三百瓮黄齑 (ji) 无处消破耳。’”

【今译】 宋代苏轼讲: 王状元未及第前,一次醉酒堕入汴河,河神将他扶出,说:“您有三百千官俸钱还未用,如死在这里,将如何花销?”第二年,王状元科举得中。有个久未及第的书生模仿他,也佯醉落水,河神亦将他扶出,书生忙问:“我有多少官俸钱?”河神回答:“我不知道,只知有三百瓮黄韭末无处消费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书生贫寒,生活清苦。

【典形】 百瓮齑、黄齑三百瓮、黄齑瓮、齑瓮、三百瓮齑、十瓮齑、消破黄齑。

【示例】

〔百瓮齑〕 清·唐孙华《挑菜》:“书生食籍闻前定,应许支消百瓮齑。”

〔黄齑三百瓮〕 宋·陆游《斋中杂题》之三:“黄齑三百瓮,自是天所破。”

〔齑瓮〕 宋·陆游《书意》之二:“余禄正应齑瓮在,宿酲时卧酒垆旁。”

〔三百瓮齑〕 宋·陆游《病愈看镜》:“三百瓮齑消未尽,不知更著几年还?”

〔十瓮齑〕 宋·张孝祥《张钦夫送笋脯》:“书生长有十瓮齑,却笑虎头骨相痴。”

〔消破黄齑〕 宋·陆游《老学庵北窗杂书》:“直须消破黄齑尽,始是浮生结局时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鱼沉雁落

    形容女子容貌美丽。元施惠《幽闺记·少不知愁》: “芳容鱼沉雁落,美貌月闭花羞,肌骨天然自好,不搽脂粉风流。” 参见:○沉鱼落雁见“沉鱼落雁”。元·施惠《幽闺记·少不知愁》:“芳客~,美貌月闭花羞。”【

  • 桓笛

    同“桓伊笛”。明吴廷翰《与大酉石上听泉》诗:“静夜疑桓笛,南风想舜弦。”【词语桓笛】   汉语大词典:桓笛

  • 云中鸡犬

    源见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随仙道升天的鸡犬。唐罗隐《广陵开元寺阁上作》诗:“云中鸡犬刘安过,月里笙歌炀帝归。”【词语云中鸡犬】  成语:云中鸡犬

  • 不忍人之心

    忍:忍心。 意谓怜悯别人的痛苦心情。语出《孟子.公孙丑上》:“人皆有不忍人之心。”清.文康《儿女英雄传》八回:“总不过一个‘不忍人之心’,才动得了这片儿女心肠,英雄肝胆。”

  • 桂玉一炊

    源见“食玉炊桂”。形容物价昂贵。宋黄庭坚《次韵张秘校喜雪》:“琼瑶万里酒增价,桂玉一炊人少钱。”

  • 屏张金雀

    同“屏开雀”。明阮大铖《燕子笺.劝合》:“懒得去妆描黛螺,怕听说屏张金雀。”【词语屏张金雀】   汉语大词典:屏张金雀

  • 壶中诀

    同“壶公术”。南唐李中《寄杨先生》诗:“莫把壶中秘诀,轻传尘里游人。”

  • 写鹅经

    源见“换鹅书”。雅称练习书法。宋赵彦端《鹧鸪天.为韩漕无咎寿》词:“挥羽扇,写鹅经,使星何似老人星?”

  • 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

    《吕氏春秋.去私》(卷一):“墨者有钜子腹䵍居秦,其子杀人。秦惠王曰:‘先生之年长矣,非有他子也,寡人已令吏弗诛矣。先生之以此听寡人也。’腹䵍对曰:‘墨者之法曰:杀人者死,伤人者刑。此所以禁杀伤人也。

  • 桑间之音

    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指淫靡的音乐。《吕氏春秋.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 卫之声,桑间之音,此乱国之所好,衰德之所说。”见“桑间濮上”。《吕氏春秋·音初》:“世浊则礼烦而乐淫,郑卫之声,~,此乱国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