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黄金铸像

黄金铸像

国语.越语下》:“(范蠡)遂乘轻舟,以浮于五湖,莫知其所终极。王命金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,而朝礼之。”又见《吴越春秋.勾践伐吴外传》。

春秋时,在越王勾践十年生聚十年教训兴复越国,并终于灭亡吴国的事业中,大夫范蠡竭尽智能帮助勾践,是越国的有功重臣。灭吴之后,范蠡深知勾践为人鹰视狼步,可与共患难,但不可与同安乐,便辞别越王,乘扁舟,出三江,入五湖,悄悄地走了。为了表彰范蠡的功绩并寄托怀念之情,勾践下令用黄金铸造了范蠡的人像,并经常率群臣向它朝拜。后因用为尊贤之典。

元.陈基《垂虹桥》诗:“伯国黄金闻铸像,王门白玉想为标。”《幼学琼林》卷三“珍宝”:“刻岷姬之形以玉,好色惟然;铸范蠡之像以金,尊贤乃尔。”


【典源】《国语·越语下》:“(越)王命工以良金写范蠡之状而朝礼之,浃日而令大夫朝之,环会稽三百里者以为范蠡地,曰:‘后世子孙,有敢侵蠡之地者,使无终没于越国,皇天后土,四乡地主正之。’”《吴越春秋》卷十:“于是越王乃使良工铸金象范蠡之形,置之座侧,朝夕论政。”

【今译】 范蠡助越王勾践灭吴后,辞去而泛舟五湖。勾践命高超工匠用黄金铸范蠡像,对它进行礼拜,每十天让大夫对它行礼一次,放置在自己座旁,还对它讲论朝政。并将会稽周围三百里作为范蠡的封地,立誓不得侵犯。参见〖范蠡扁舟〗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功业显赫,受人尊崇。

【典形】 鸱夷象、范金、黄金铸范蠡、黄金铸像、金铸、铸金、铸像、铸形、铸金越相、金冶七尺身、蠡亡范金。

【示例】

〔鸱夷象〕 清·王士禛《姑苏怀古》:“千金枉铸鸱夷象,鸟自高飞避网罗。”

〔范金〕 清·赵执信《钝吟冯先生宅感怀》:“敝庐未解相料理,枉被名卿妒范金。”

〔黄金铸范蠡〕 清·王士禛《分赋得馆娃宫送子吉》:“五湖淼淼烟波阔,何处黄金铸范蠡?”

〔黄金铸像〕 明·冯惟敏《新水令·送李阁老南归》:“黄金铸像甚希奇,赤松辟谷真玄秘。”

〔金铸〕唐·张祜《忆江东旧游》:“范蠡尝金铸,吴王昔土崩。”

〔铸金〕 唐·罗隐《雒城作》:“早得铸金夸范蠡,旋闻垂钓哭平津。”

〔铸像〕 明·陈子龙《诸暨城南作》:“浣纱石在无亡国,铸像金多失霸才。”

〔铸形〕 宋·陆游《江亭》:“铸形尊范蠡,抉眼悲伍员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下笔不自休

    《文选》卷五十二魏文帝曹丕《典论.论文》:“傅毅之于班固,伯仲之间耳。而固小之,与弟超书曰:‘武仲(注:傅毅字)以能属文,为兰台令史,下笔不能自休。’”东汉辞赋家傅毅惯写长文,故班固说他“下笔不能自休

  • 燕昭台

    同“燕台”。唐李商隐《偶成韵七十二句赠四同舍》诗:“此时闻有燕昭台,挺身东望心眼开。”【词语燕昭台】   汉语大词典:燕昭台

  • 白龙化为鱼

    同“白龙鱼服”。清顾炎武《赠万举人寿祺》诗:“白龙化为鱼,一入豫且网。”

  • 救左衽

    源见“微管之叹”。指挽救民族的危亡。宋陆游《燕堂独坐》诗:“夷吾非王佐,尚足救左衽。”

  • 食一箪

    源见“箪瓢陋巷”。形容生活清贫。明姚夔《荆州寄沔阳林学正先生》诗之六:“寥寥垣西食一箪,可怜兄嫂共相看。”

  • 四凶

    《左传.文公十八年》:“舜臣尧,宾于四门,流四凶族浑敦、穷奇、梼杌、饕餮,投诸四裔,以御魑魅。是以尧崩而天下如一,同心戴舜以为天子,以其举十六相,去四凶也。”《书.舜典》:“流共 工于幽洲,放驩兜于崇

  • 心悦诚服

    泛指使人从内心里高兴和佩服。孟子说,靠自己实力并假托仁义之名讨伐别人,可以称霸于诸侯,这种称霸的人一定要有个实力雄厚的大国作基础。靠自己的高尚道德推行仁政的人可以实行王道,使天下归服。实行王道不一定要

  • 无人之境

    参见:无人之地【词语无人之境】  成语:无人之境汉语大词典:无人之境

  • 五色书

    同“五色诏”。唐司空曙《酬张芬赦后见赠》诗:“紫凤朝衔五色书,阳春忽报网罗除。”【词语五色书】   汉语大词典:五色书

  • 柏梁篇

    源见“柏梁宴”。泛指应制之作。唐王维《奉和圣制重阳节宰臣及群官上寿应制》:“四海方无事,三秋大有年……无穷菊花节,长奉柏梁篇。”【词语柏梁篇】   汉语大词典:柏梁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