源见“投笔从戎”。指建功疆场的壮志。北周庾信《谢滕王集序启》:“非有班超之志,遂已弃笔;未见陆机之文,久同烧砚。”
不啻( ㄔˋ chì ):无异于。 如同从他自己嘴里说出的一样。 表示说话人的口吻语气与某人一模一样。语出《书.秦誓》:“其心好之,不啻若自其口出。”《文心雕龙.事类》:“凡用旧合机,不啻自其口
同“一人得道,鸡犬升天”。讽喻小人仗势发迹。清黄遵宪《游箱根》诗之四:“鸡犬亦飞升,熊鱼得所欲。”【典源】 汉·王充《论衡·道虚》:“淮南王学道,招会天下有道之人,倾一国之尊,下道术之士。是以道术之士
佛家语。指极短的时间。《翻译名义集.时分.刹那》:“俱舍云:‘壮士一弹指顷六十五刹那。’”唐代白居易《禽虫十二章》诗:“何异浮生临老日,一弹指顷报恩仇。”宋代苏轼《过永乐文长老已卒》诗:“三过门间老病
同“剡溪船”。清唐孙华《题彭南畇先生坐游图》诗:“夜雪宜回剡曲棹,春风常对舞雩天。”
源见“颠旭”。又唐怀素《律公帖》:“律公能枉步求贫道颠草,斯乃好事也。”本指唐张旭和僧怀素的狂草,后泛指纵横奔放的草书。吕更荣《中国书法简史》第八讲(一):“他的书法自颜 柳入二王,楷法精绝,尤工颠草
源见“风行草偃”。比喻在上者以德化民,民必向化从善。晋葛洪《抱朴子.用刑》:“明后御世,风向草偃,道洽化醇。”《资治通鉴.魏明帝青龙元年》:“圣化所绥,万里草偃。”【词语草偃】 汉语大词典:草偃
同“鱼书”。宋贺铸《风流子》词:“念北里音尘,鱼封永断,便桥烟雨,鹤表相望。”【词语鱼封】 汉语大词典:鱼封
同“湖海陈侯”。宋张元幹《希道使君弭节合沙馆》诗:“湖海元龙公辈流,何劳老手镇方州。”【词语湖海元龙】 汉语大词典:湖海元龙
源见“李膺门”。借指高士、贤者之门。唐王勃《秋晚入洛毕公之宅》诗:“高扃向术,似元礼之龙门;甲第临衢,有当时之驿骑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