参见:一代宗臣见“一代宗臣”。《南史·丘灵鞠传》:“公为~,不可复为覆。”【词语一代鼎臣】 成语:一代鼎臣汉语大词典:一代鼎臣
源见“博浪飞椎”。指在博浪沙椎击秦始皇。明陆时雍《诗镜总论》:“张子房破楚椎秦,貌如处子;诸葛孔明陈师对垒,气若书生。”亦泛指击杀仇敌。康有为《东事战败》诗:“呜呼,椎秦不成奈若何?”【词语椎秦】
同“二顷田”。元王祯《圃田》诗:“二顷负郭田,人上宁易取!”
源见“焚书坑儒”。诗书遭焚烧劫难。明袁宏道《祇园理藏完》诗之二:“书劫何须怨祖龙,南寮师弟北师公。”【词语书劫】 汉语大词典:书劫
文官为政清廉,武官不惜性命。 旧时认为是国家兴盛太平的标帜。语出《宋史.岳飞传》:“或问天下何时太平?飞曰:‘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,天下太平矣。’”明.王文禄《庭闻述略》:“文臣不爱钱,武臣不惜死
谓言行不一。明 薛瑄《薛子道论》:“言不及行,可耻之甚,非特发于口谓之言,凡著于文词者皆是也。”见“言不顾行”。明·薛瑄《薛子道论》:“~,可耻之甚。”【词语言不及行】 成语:言不及行汉语大词典:言
厌:满足。诲:教导。 努力学习而不满足,教诲别人而不疲倦。语出《论语.述而》:“默而识之,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。”谢觉哉《不惑集.忆叔衡同志》:“(何)叔衡同志是学而不厌,诲人不倦的。他的诲人,似乎摆
《诗.卫风.竹竿》:“巧笑之瑳,佩玉之傩。”毛传:“瑳,巧笑貌。傩,行有节度。”后以“玉傩”喻高尚的行为。明无名氏《飞丸记.怜儒脱难》:“感深润河,望长江茫茫浩波;景行玉傩,望泰山巍巍翠峨。”【词语玉
《庄子.胠箧》:“故跖之徒问于跖曰:‘盗亦有道乎?’跖曰:‘何适而无有道耶?夫妄意室中之藏,圣也;入先,勇也;出后,义也;知可否,知也;分均,仁也。五者不备而能成大盗者,天下未之有也。’”道:道理、道
源见“王乔凫舄”。喻得道成仙者的行踪。宋陆游《道室杂咏》之一:“舄化双凫杖化龙,云山回首不知重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