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风马牛

风马牛

左传.僖公四年》:“四年春(公元前656年),齐侯(指齐桓公)以诸侯之师侵蔡。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(指楚成王)使与师言曰:‘君处北海(泛指极北方),寡人处南海(泛指极南方),风马牛不相及也,不虞君之涉吾地也,何故?’”

春秋时,齐桓公率诸侯的军队攻打蔡国,蔡军溃败,他又去攻打楚国。楚子派人对齐桓公说:“你在北海,我在南海,真和放牧马和牛,牝牡不能相诱相逐是一个道理,素不相干,今日悍然犯境,究竟是何道理。”

后以“风马牛不相及”比喻事物之间毫不相干。

宋.陆游《天气作雪戏作》诗:“八十又过二,与人风马牛。”


见“风马牛不相及”。宋·陆游《剑南诗稿·八·春愁》:“醉自醉倒愁自愁,愁与酒如~。”


【典源】 《左传·僖公四年》:“四年春,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,蔡溃,遂伐楚。楚子使与师言曰:‘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。不虞君之涉吾地也? 何故?’”晋·杜预注:“楚界犹未至南海,因齐处北海,遂称所近。牛马风逸,盖末界之微事,故以取喻。”唐·孔颖达疏:“服虔云:‘风,放也,牝牡相诱谓之风。’尚书称马牛其风。此言风马牛,谓马牛风逸。牝牡相诱,盖是末界之微事。言此事不相及,故以取喻不相干也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齐桓公率诸侯之兵攻打蔡国,蔡兵溃败,又伐楚。楚君派使者去向齐师说:“君处在北海,我们处在南海,相隔之远,就像马与牛牝牡不相引诱交配一样,不知君来到我们这里,究竟为了什么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全不相干; 也形容相处遥远。

【典形】 风马牛、风马牛不相及、君处北海、马牛风、南北马牛、牛马风、付之风马牛、南海北海、北海南海。

【示例】

〔风马牛〕 宋·陆游《舟中大醉偶赋长句》:“过江何敢号高流,偶与俗人风马牛。”

〔风马牛不相及〕 明·汤显祖《南柯梦记》:“君处江北,妾处江南,风马牛不相及也。”

〔君处北海〕 宋·方岳《两易邵武军谢庙堂启》:“然君处北海,寡人处南海,胡涉吾疆?”

〔马牛风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孙巨源》之一:“南岳诸刘岂易逢,相望无复马牛风。”

〔南北马牛〕 宋·范成大《有叹》之一:“春兰秋菊殊调,南北马牛异方。”

〔牛马风〕 明·汤显祖《牡丹亭》:“你岭南,我蜀中,牛马风遥,甚处里丝萝共?”


【词语风马牛】  成语:风马牛汉语词典:风马牛

猜你喜欢

  • 拔去一丁

    除掉眼中钉,喻除去有害之物。《新五代史.赵在礼传》:“在礼在宋州,人尤苦之;已而罢去,宋人喜而相谓曰:‘眼中拔钉,岂不乐哉!,”述宾 拔掉眼中钉。比喻除掉有害的东西。语本《五代史·赵在礼传》:“在礼在

  • 冬青愁

    源见“冬青树”。表示对旧朝的缅怀。清潘耒《韩蕲王墓碑歌》:“张王秦相墓何在,六陵萧萧冬青愁。”

  • 勿拜

    《诗.召南.甘棠》:“蔽芾甘棠,勿剪勿拜,召伯所说。”郑玄笺:“拜之言‘拔’也。”召伯有德政,人民爱之,不忍心拔除召伯曾在其阴下休息的甘棠树。后以“勿拜”指德政。唐李白《赵公西侯新亭颂》:“白以为谢公

  • 败驾马

    源见“东野败驾”。喻指自恃才高而弄巧成拙者。王闿运《独行谣三十章赠示邓辅纶》:“谁云败驾马,终类画足蛇。”

  • 诮项

    《史记.项羽本纪》载:鸿门宴上刘邦参乘樊哙斥项羽:“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,毫毛不敢有所近,封闭宫室,还军霸上,以待大王来……劳苦功高如此,未有封侯之赏,而听细说,欲诛有功之人。此亡秦之续耳,窃为大王不取

  • 睡鸭

    香炉。古代一种用铜冶铸的睡鸭形的香炉,中间空可燃香,使香从鸭嘴中喷出。宋代王庭坚《有惠江南帐中香者戏答六言诗》:“欲雨鸣鸠日永,下帷睡鸭初闲。”【词语睡鸭】   汉语大词典:睡鸭

  • 赏心乐事

    谓使内心喜悦,快乐安适的事。南朝宋谢灵运《拟魏太子邺中集诗八首序》:“建安末,余时在邺宫,朝游夕宴,穷欢愉之极。天下良辰、美景、赏心、乐事,四者难并,今昆弟友朋,二三诸彦,共尽之矣。”彦:美士。并列

  • 捕风捉影

    《汉书.郊祀志下》:“听其言,洋洋满耳,若将可遇;求之,荡荡如系风捕景,终不可得。”后以“捕风捉影”喻虚幻不实或无根据地臆测。《朱子语类》卷六九:“若有一豪之不实,如捕风捉影,更无下功处,德何而进?”

  • 安蛇足

    源见“画蛇添足”。比喻节外生枝,多此一举。唐韩偓《安贫》诗:“谋身拙为安蛇足,报国危曾捋虎须。”

  • 濮上

    源见“桑间濮上”。指侈靡淫乱的音乐、风俗的流行地。三国 魏阮籍《咏怀》之十五:“北里多奇舞,濮上有微音。”晋葛洪《抱朴子.崇教》:“淫音噪而惑耳,罗袂挥而乱目。濮上北里,迭奏迭起。或号或呼,俾昼作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