阳雁食肥
唐.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梁谋。”
雁称为“随阳之鸟”(见《书.禹贡》汉.韩安国传),秋由北而南,春由南而北,追逐温暖,觅食稻粱,以谋生息。后用以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、善自谋划的人。
明.黄节《我诗》:“习苦蓼虫惟不徙,食肥芦雁得无危?”
唐.杜甫《同诸公登慈恩塔》诗:“君看随阳雁,各有稻梁谋。”
雁称为“随阳之鸟”(见《书.禹贡》汉.韩安国传),秋由北而南,春由南而北,追逐温暖,觅食稻粱,以谋生息。后用以比喻为了功名利禄而趋炎附势、善自谋划的人。
明.黄节《我诗》:“习苦蓼虫惟不徙,食肥芦雁得无危?”
《左传.文公元年》:“初,楚子将以商臣为太子,……既又欲立王子聀,而黜太子商臣。商臣闻之而未察,告其师潘崇。……潘崇曰:‘能事诸乎?’曰:‘不能。’‘能行乎?’曰:‘不能。’‘能行大事乎?’曰:‘能。
《书.禹贡》:“彭蠡既潴,阳鸟攸居。”孔传:“随阳之鸟,鸿雁之属,冬月所居于此泽。”孔颖达疏:“日之行也,夏至渐南,冬至渐北,鸿雁之属,九月而南,正月而北。”后因称大雁为“随阳雁”。唐李冶《送阎伯均往
职:常。忧:忧患。 应当经常怀有忧患意识。 表示对工作严肃不苟。语出《诗.唐风.蟋蟀》:“无已大康,职思其忧。”《后汉书.文苑传.张升》:“君子仕不为己,职思其忧。”李贤注:“君子之居位,当思尽忠
见“送故迎新”。宋·胡仔《苕溪渔隐丛话·香山居士》引宋·宋祁《守岁》:“~只如此,且尽灯前婪尾杯。”【词语迎新送故】 成语:迎新送故汉语大词典:迎新送故
同“青蝇点素”。唐牟融《寄永平友人》诗之二:“青蝇点玉原非病,沧海遗珠世所嗟。”【词语青蝇点玉】 成语:青蝇点玉汉语大词典:青蝇点玉
《世说新语.容止》:“有人语王戎曰:‘稽延祖卓卓如野鹤之在鸡群。’答曰:‘君未见其父耳!’”《晋书》卷八十九《忠义传.稽绍传》:“嵇绍,字延祖,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。……绍始入洛,或请王戎曰:‘昨于稠人
源见“蘧瑗知非”。谓谁能感悟已往的过失。唐黄滔《寓言》诗:“非通非介人,谁论四十九?贤哉蘧伯玉,清风独不朽。”
源见“拄笏看山”。借指品高性清的僚属。明王逢《奉寄赵伯器参政伊时中员外五十韵》:“超然延爽笏,肃若卫寒更。”【词语爽笏】 汉语大词典:爽笏
同“包胥哭秦庭”。唐张说《过庾信宅》诗:“包胥非救楚,随会反留秦。”
《后汉书.刘宽传》:“刘宽字文饶,弘农华阴人也。灵帝颇好学艺,每引见宽,常令讲经。宽尝於坐被酒睡伏。帝问:‘太尉醉邪?’宽仰对曰:‘臣不敢醉,但任重责大,忧心如醉。’帝重其言。”后汉.刘宽为人温和仁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