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闻鸡起舞

闻鸡起舞

闻:听到。听到鸡鸣就起来舞剑,比喻有志之士及时奋发。祖逖(266-321年),字士稚,范阳遒县(今河北涞水县北)人。出身士家大族,十六岁始读书,遍涉古今,见者谓祖逖有赞世之才。西晋末,中原大乱,率族南渡,愍帝司马邺建兴元年(公元313年),力主北伐,率部渡江北上,收复黄河以南地区,但因东晋内部纠纷迭起,对他不加支持,忧忿而死。祖逖少时和刘琨都为司州主簿,并有英雄气魄,两人经常谈论时事,关系日益紧密,以至于同床共寝,半夜里祖逖听到荒野鸡叫,便把刘琨踢醒说:“这不是让人讨厌的声音啊。”于是便起来练习舞剑。

【出典】:

晋书》卷62《祖逖传》1694页:“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。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

【例句】:

旧唐书·韩混传》:“今见播逐,恐失人心,人心一摇,则有闻鸡起舞者矣。” 宋·陆游《投梁参政》诗:“鸡鸣何预人,推枕中餐起。” 陆游《夜归偶怀故人独孤景略》:“刘琨死后无奇士,独听荒鸡泪满衣。” 宋·张元干《卜算子》:“万古只青天,多事悲人境。起舞闻鸣酒未醒,潮落秋江冷。” 明·沈德符《万历野获编补遗·祝唐二赋》:“欢娱嫌夜短,惟求却日挥戈;寂寞恨更长,那计闻鸡起舞。”


连动 听到鸡叫,就起床练舞。形容有志者及时发奋。语本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(逖)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,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曰:‘此非恶声也,因起舞。”清·孙雨林《皖江血·兴学》:“~心还壮,造时势,先鞭不让。”△褒义。多用于描写人们势力、发奋方面。→奋发图强 自强不息 →宰予昼寝 朽木不雕。也作“鸡鸣起舞”。


【典源】《晋书·祖逖传》:“ (祖逖)与司空刘琨俱为司州主簿,情好绸缪,共被同寝。中夜闻荒鸡鸣,蹴琨觉曰:‘此非恶声也。’因起舞。”《世说新语·赏誉》“刘琨称祖车骑”条注引 《晋阳秋》亦载,但无起舞事。

【今译】 东晋祖逖与刘琨年轻时同为司州主簿,两人友情亲密,共被同寝。半夜听见鸡提前叫了,祖逖踢醒刘琨说:“这并非不吉利的叫声。”于是两人起来操练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形容人怀有壮志,思图奋发,激励自己或友人。

【典形】荒鸡非恶声、鸡鸣舞剑、惊荒鸡、刘琨听鸡、听鸡、闻鸡、闻鸡起舞、闻鸡人、闻鸡志、闻鸡祖逖、舞荒鸡、舞刘琨、中夜舞、祖生鸡、祖生夜舞、蹴刘琨、闻声舞、越石壮心、对舞共刘琨、起舞闻鸡、闻鸡伴侣、闻鸡看剑、夜枕闻鸡、志士鸡鸣、鸡鸣起舞、起舞心、闻鸡舞、中宵舞、对榻舞鸡声。

【示例】

〔荒鸡非恶声〕 宋·陆游《冬夜独酌》:“一樽浊酒有妙理,十里荒鸡非恶声。”

〔鸡鸣舞剑〕 元·马致远《泰华山陈抟高卧》:“我往常鸡鸣舞剑学刘琨,看三卷天书,名八门壬遁。”

〔惊荒鸡〕 清·归庄《董榕庵招集郊居》:“息影只今同病鹤,壮心空复惊荒鸡。”

〔刘琨听鸡〕 元·汪元亨《朝天子·归隐》:“叹苏卿牧羝,笑刘琨听鸡,睡不足三竿日。”

〔听鸡〕 宋·张元干《过宿赵次张郊居》:“听鸡休起舞,且共论天骄。”

〔闻鸡起舞〕 清·王摅《过燕昭王墓》:“珠帘甲帐俱零落,犹自闻鸡起舞频。”

〔闻鸡人〕 清·计元坊《励志诗》:“愿师闻鸡人,无蹈嵇阮迹。”

〔闻鸡志〕 清·黄鷟来《赠张四明西》:“青云早识闻鸡志,碧汉遥悬买骏图。”

〔闻鸡祖逖〕 元·白朴《水龙吟·用前韵赠答光辅》:“尽闻鸡祖逖,中宵狂舞,蹴刘琨起。”

〔舞荒鸡〕 金·元好问《送王亚夫举家归武昌》:“春风两淮多鼓鞞,军中少年舞荒鸡。”

〔舞刘琨〕 唐·谭用之《秋宿湘江遇雨》:“江上阴云锁梦魂,江边深夜舞刘琨。”

〔中夜舞〕 唐·杜甫《伤春》之五:“得无中夜舞,谁忆大风歌。”

〔祖生鸡〕 宋·陆游《枕上》:“慵占贾谊鵩,空感祖生鸡。”

〔祖生夜舞〕 明·李东阳 《闻鸡行》:“城头鸡鸣声不恶,祖生夜舞司州幕。”


【词语闻鸡起舞】  成语:闻鸡起舞汉语词典:闻鸡起舞

猜你喜欢

  • 胆薪

    同“卧薪尝胆”。《清史稿.张煌言传》:“圣贤学问,故每毡雪自甘,胆薪深厉,而卒以成事。”蒋信《读史咏女士》诗:“越国君臣尽胆薪,阿侬愧作女儿身。”【词语胆薪】   汉语大词典:胆薪

  • 执命

    《论语.季氏》:“陪臣执国命,三世希不失矣。”后以“执命”谓执掌政权。郭沫若《历史人物.屈原研究》:“继承着奴隶宗主周室的衰落和‘世卿制’之逐渐废除,应运而起的‘执命’的‘陪臣’与‘横议’的‘处士’,

  • 五伦十起

    《后汉书.第五伦传》:“……或问伦曰:‘公有私乎?’对曰:‘昔人有与吾千里马者,吾虽不受,每三公有所选举,心不能忘,而亦终不用也。吾兄子常病,一夜十往,退而安寝;吾子有疾,虽不省视而竟夕不眠。若是者,

  • 尧舜之民,比屋可封

    比屋:一屋挨一屋。犹言家家户户。 尧舜之民,家家都可接受封爵。 旧时形容唐虞盛世,教化大行,贤人众多。语出汉.陆贾《新语.无为》:“尧舜之民,可比屋而封。”《梁书.良吏传.论》:“梁兴,破觚为圆,

  • 改弦更张

    《汉书.董仲舒传》:“窃譬之琴瑟不调,甚者必解而更张之,乃可鼓也;为政而不行,甚者必变而更化之,乃可理也。”后以“改弦更张”喻改革制度或变更方法。《魏书.高崇传》:“且琴瑟不韵,知音改弦更张;騑骖未调

  • 灌园逃公卿

    同“灌园避世”。清张英《拟古田家诗》:“始知於陵子,灌园逃公卿。”【典源】 晋·皇甫谧《高士传》:“陈仲子,齐人。其兄载为齐卿,食禄万钟。仲子以为不义,将妻子适楚,居于於陵,自谓於陵仲子,穷,不苟求不

  • 李膺门

    《后汉书.李膺传》:“是时朝庭日乱,纲纪颓阤,膺独持风裁,以声名自高。士有被其容接者,名为登龙门。”后因以“李膺门”誉称名高望重之家。唐杜牧《川守大夫刘公早岁寓居敦行里肆今之置第乃获旧居辄献此诗》:“

  • 春草梦池塘

    同“春草池塘梦”。宋辛弃疾《鹧鸪天》词:“频聚散,试思量。为谁春草梦池塘?”

  • 望风承旨

    参见:望风希旨见“望风希指”。《晋书·石崇传》:“骏戚属尊重,权势赫奕。内外有司,~。”【词语望风承旨】  成语:望风承旨汉语大词典:望风承旨

  • 管宁船

    源见“管宁栖辽海”。借指离家漂泊。清吴伟业《座主李太虚师从燕都间道北归寻以南昌兵变避乱广陵赋呈》诗之一:“还家苏武节,浮海管宁船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