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间不容发

间不容发

谓两者之间相距极微,中间容不下一根头发。指死与生、成与败极为接近,比喻形势紧迫危急到了极点。淮阴人枚乘(?一前140年),字叔。西汉辞赋家。初为吴王刘濞(bì必)郎中,上书劝刘濞不要谋反,说:“如果用一根丝线系着千钧(古代三十斤为一钧)重物,上悬在极高之处,下临无底深渊,即使是傻子也会为它即将断开下坠而担心啊。马已经惊恐不安了,又擂鼓去惊吓它。在半空中,线断无法接上,坠入深渊就无法复活。这安与危之间简直容不下一根头发。”后以“间不容发”为典,比喻在万分危急时,生死成败在于当机立断。也谓天衣无缝,无懈可击。亦作“间不容息。”

【出典】:

汉书》卷51《枚乘传》2359页:“枚乘字叔,淮阴人也,为吴王濞郎中。吴王之初怨望谋为逆也,乘奏书谏曰:‘……夫以一缕之任系千钧之重,上县(通“悬”)无极之高,下垂不测之渊,虽甚愚之人犹知哀其将绝也。马方骇鼓而惊之,系方绝又重镇之;系绝于天不可复结,坠入深渊难以复出。其出不出,间不容发’。”苏林注曰:“改计取福正在今日,言其激切甚急也。”

【例句】:

宋·苏轼《留侯论》:“子房不忍忿忿之心,以匹夫之力,而逞一击之间。当此之时,子房之不死者,其间不容发,盖亦已危矣。” 宋·朱熹《答张敬夫》:“盖此非细事,其安危成败,间不容息,岂可以坐縻虚礼,逡巡闵默,以误国计。” 宋·魏庆之《诗人玉屑·半山老人晚年诗》:“荆公晚年律诗尤精严,造语用字,间不容发。” 清·南亭亭长《中国现在记》1回:“这事间不容发,我明天就上个摺子,一定要争回此事。” 民国·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这种间不容发的生死之际,也够人深虑长思了。”


见“间不容息”。朱自清《执政府大屠杀记》:“这种~的生死之际也够人深长思了。”


【词语间不容发】  成语:间不容发汉语词典:间不容发

猜你喜欢

  • 秋萤照宿

    《汉书.孝灵帝纪》:“(中平六年)八月戊辰,中常侍张让、段珪等杀大将军何进,于是虎贲中郎将袁术烧东西宫,攻诸宦者。庚午,张让、段珪等劫少帝(注:少帝名刘辩,为汉献帝刘协之兄)及陈留王(注:即刘协)幸北

  • 赤眉立盆子

    《后汉书.刘盆子传》:东汉建武元年,赤眉军方阳劝樊崇:“不如立宗室,挟义诛伐。”“崇等以为然……前及郑,乃相与议曰:‘今迫近长安……当求刘氏共尊立之。’六月,遂立盆子为帝,自号建世元年。”“盆子时年十

  • 长堤帆影

    源见“锦帆天子”。指隋炀帝巡游。清 龙埰《芜城怀古》诗:“长堤帆影三千女,明月箫声廿四桥。”

  • 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

    宁可相信它有,不可相信它没有。 表示立足于“有”,做好准备,以防意外。语出元.无名氏《盆儿鬼》楔子:“那先生都叫他做贾半仙,宁可信其有,不可信其无,孩儿去意已决。”《水浒全传》六一回:“卢俊义道:‘

  • 史籀大篆

    《汉书.艺文志》:“《史籀》十五篇。注:周宣王太史作大篆十五篇,建武时亡六篇矣。”“《史籀篇》者,周时史官教学童书也,与孔氏壁中古文异体。”《晋书.卫瓘传》附《卫恒传》:卫恒《四体书势》:“昔周宣王时

  • 魏舒襆被

    《晋书.魏舒传》:“〔魏舒〕年四十……自课,百日习一经,因而对策升第。除渑池长,迁浚仪令,入为尚书郎。时欲沙汰郎官,非其才者罢之。舒曰:‘吾即其人也。’襆被而出。同僚素无清论者咸有愧色,谈者称之。”后

  • 负矢还

    源见“负弩”。谓衣锦还乡。唐李商隐《灵仙阁晚眺寄郓州韦评事》诗:“想就安车召,宁期负矢还。”

  • 马识路

    同“老马识途”。清黄景仁《杂感》诗之二:“马因识路真疲路,蝉到吞声尚有声。”

  • 所不与舅氏同心者,有如白水

    所:假设连词,如,若。舅氏:指晋文公之舅狐偃。 如果不和舅舅一条心的话,有白水为证。本是晋文公对舅犯所发的誓言。语出《左传.僖公二十四年》:“及河,子犯以璧授公子,曰:‘臣负羁绁从君巡于天下,臣之罪

  • 栽花县

    同“潘安县”。清李渔《秋日同于胜斯郡司马等听新到梨园度曲》诗:“有客同时佩锦囊,栽花县里叫秋芳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