同“近妇饮醇”。清 丘逢甲《寄怀谢四颂丞台湾》诗之二:“信陵醇酒意,潦倒几英雄?”
同“鳏寡孤独”。唐李白《虞城令李公去思颂碑》:“公勗之亲邻,厄以凶事,而鳏寡惸独,众所赖焉。”【词语鳏寡惸独】 成语:鳏寡惸独汉语大词典:鳏寡惸独
源见“莼羹鲈脍”。表示思乡之情,归隐之意。清尤侗《别长安》诗之八:“千载吾师张季鹰,秋风鲈脍令人兴。”
古人多用浅黄色的丝帛包书,称“缃帙”,因以为书卷的代称。南朝梁昭明太子《文选序》:“飞文染翰,则卷盈乎缃帙。”吕向注:“缃,浅黄色也;帙,书衣也。”古人书卷之外有帙裹住。唐代李贺《示弟》诗:“醁醽今夕
《诗.小雅.鹿鸣》:“君子是则是效。”毛传:“是则是效,言可法效也。”后以“则效”谓效法。《汉书.刘向传》:“黜远外戚,毋授以政,皆罢令就弟,以则效先帝之所行。”【词语则效】 汉语大词典:则效
源见“鸡鸣狗盗”。借指卑微者。清汪懋麟《莺啼序.赠龚大宗伯》词:“笑当日原 尝,折节卑躬,鸣鸡盗狗。”【词语鸣鸡盗狗】 汉语大词典:鸣鸡盗狗
《太平御览》卷六一八引伏滔《北征记》曰:“皇天坞北,古时陶穴。晋时有人逐狐入穴,行十里许,得书二千余卷。”狐穴,是偏僻不易发现的洞穴,从狐穴中得书,书亦非平常书,而当为“僻书”。诗人乔子广喜用僻事作诗
源见“千头木奴”。借指家乡柑橘树。宋苏轼《虔守霍大夫监郡许朝奉见和》诗:“秋思生莼鲙,寒衣待橘洲。”【词语橘洲】 汉语大词典:橘洲
同“事半功倍”。清 魏源《道光丙戌海运记》:“因利乘便,事半功百,而元代所未有也。”见“事半功倍”。清·魏源《道光丙戌海运记》:“因利乘便,~,而元代所未有也。”【词语事半功百】 成语:事半功百汉语
同“遏密”。唐宋璟《请停仗内音乐奏》:“四齐虽许作乐,三载犹在遏音。”【词语遏音】 汉语大词典:遏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