常用以指斥寡廉鲜耻之徒。语出宋.欧阳修《与高司谏书》:“昨日安道贬官,师鲁待罪,足下犹能以面目见士大夫,出入朝中,称谏官,是足下不复知人间有羞耻事尔。”宋.李立仪《闲居赋》:“蒙不洁而反以衒鬻,蹈荆棘
《礼记.乐记》:“师乙曰:‘……故歌者,上如抗,下如队,曲如折,止如槁木,倨中矩,句中钩,累累乎端如贯珠。’”“贯珠”指成串的珍珠。《礼记》中曾以“贯珠”比喻歌声清脆圆润。后以“贯珠歌”咏赞优美的歌声
源见“吴下阿蒙”。谓另眼看待,用新眼光看人。蔡元培《就任北京大学校长之演说》:“士别三日,刮目相见。况时阅数载,诸君较昔当必为长足之进步矣。”见“刮目相待”。【词语刮目相见】 成语:刮目相见汉语大词
源见“山公醉酒”。指好饮醉宴。唐 周彦晖《晦日重宴》诗:“兴阑巾倒载,山公下习池。”
《太平广记》卷二〇四《天宝乐章》:“天宝中,乐章多以边地为名。若凉州、甘州、伊州之类是焉。其曲偏繁声,名入破。后其地尽为西蕃所没破,乃其兆矣。”(出《传载录》)同卷《宁王献》:“西涼州俗好音乐,制新曲
同“落帽客”。宋辛弃疾《念奴娇.重九席上》词:“谁与老兵共一笑,落帽参军华发。”
源见“蛮触交争”。指为小事而争斗者。骆鹏《感怀》诗:“鼙鼓频年摇海岳,触 蛮何日判雌雄?”【词语触蛮】 汉语大词典:触蛮
《后汉书》卷八十四《列女传.董祀妻传》:“董祀妻……蔡邕之女也,名琰,字文姬。博学有才辩,又妙于音律。适河东卫仲道。夫亡无子,归宁于家。兴平中,天下丧乱,文姬为胡骑所获,没于南匈奴左贤王,在胡中十二年
《左传.昭公十七年》:“秋,郯子来朝,公与之宴。昭子问焉,曰:‘少皞氏鸟名官,何故也?’郯子曰:‘吾祖也,我知之。……自颛顼以来,不能纪远,乃纪于近。为民师而命以民事,则不能故也。’仲尼闻之,见于郯子
源见“王母蟠桃”。借指仙魂。唐李商隐《烧香曲》:“西来欲上茂陵树,柏梁已失栽桃魂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