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璞游仙
《文选》卷二十一郭景纯(璞)《游仙诗》唐.李善注:“凡游仙之篇,皆所以滓秽尘网,锱铢缨绂,飡霞倒景,饵玉玄都。而璞之制,文多自叙,虽志狭中区,而辞无俗累。见非前识,良有以哉!”
晋.郭璞著有《游仙诗》,得到唐.李善的好评。后遂用为咏游仙之典。
唐.钱起《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》其一:“郭璞赋游仙,始愿今可就。”此用以表登山之情有如游仙。
《文选》卷二十一郭景纯(璞)《游仙诗》唐.李善注:“凡游仙之篇,皆所以滓秽尘网,锱铢缨绂,飡霞倒景,饵玉玄都。而璞之制,文多自叙,虽志狭中区,而辞无俗累。见非前识,良有以哉!”
晋.郭璞著有《游仙诗》,得到唐.李善的好评。后遂用为咏游仙之典。
唐.钱起《登覆釜山遇道人二首》其一:“郭璞赋游仙,始愿今可就。”此用以表登山之情有如游仙。
同“蕉鹿梦”。元曹伯启《咏怀寄赵君》:“知命岂争蕉底鹿,兴宗要远梦中牛。”
同“关令”。唐 崔曙《九日登望仙台呈刘明府容》诗:“关门令尹谁能识,河上仙翁去不回。”
芫荽又能把我怎么样呢?王安石不愿修整面容的故事。宋代魏泰《东轩笔录》:“吕惠卿尝语荆公曰:‘公面有䵟,用芫荽洗之,当去。’荆公曰:‘吾面黑耳,非䵟也。’吕曰:‘芫荽亦能去黑。’荆公笑曰:‘天生黑于予,
同“张翰思归”。唐白居易《东南行一百韵》:“钟仪徒恋楚,张翰浪思吴。”
源见“南柯梦”。虚幻之梦。喻虚幻无常之富贵荣华。宋刘辰翁《满江红.寿某翁》词:“依枕不寻柯下梦,举头自爱橘中名。”
邑:小城市。小色犬多,聚在一起吠叫,比喻小人群聚毁谤贤智之士。战国楚屈原《怀沙》:“邑犬群吠兮,吠所怪也;诽俊疑杰兮,固庸态也。”主谓 邑犬,村镇中的狗。比喻一群小人诽谤贤人智士。《楚辞·九章·怀沙》
《汉书.淮南王传》:“淮南王(刘)安为人好书,鼓琴,不喜弋猎狗马驰骋。……初,安入朝,献所作《内篇》,新出,上爱秘之。使为《离骚传》,旦受诏,日食时上。每宴见,谈说得失及方技赋颂,昏莫然后罢。”西汉时
喻庸碌无能,活在世界上徒具形骸而已。晋代王嘉《拾遗记.后汉》:“(任末)临终诫曰:‘夫人好学,虽死若存;不学者,虽存,谓之行尸走肉耳。’”并列 行尸,走动的尸体。走肉,会走动,但没有灵魂的肉体。比喻人
源见“刘棉花”。意谓专事阿谀上司屡能保职位的官吏。清黄遵宪《李肃毅侯挽诗》:“总无死士能酬报,每驳言官更耐弹。”
源见“麻姑掷米”。指传说中麻姑掷米作珠的游戏。清程先贞《和钱牧斋先生柳姬》:“少年看取麻姑戏,漫掷丹砂送好风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