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遗簪堕屦

遗簪堕屦

见“遗簪坠屦”。唐·张说《让右丞相第二表》:“臣幸沐~之恩,好生养志之德。”


【词语遗簪堕屦】  成语:遗簪堕屦

猜你喜欢

  • 拥鼻吟

    《晋书.谢安传》:“安本能为洛下书生咏,有鼻疾,故其音浊,名流爱其咏而弗能及,或手掩鼻以效之。”又《世说新语.雅量》“方作洛生咏讽”梁刘孝标注引宋明帝《文章志》:“(谢)安能作洛下书生咏,而少有鼻疾,

  • 三相张家

    《新唐书.张嘉贞传.张弘靖》:“先第在东都思顺里,盛丽甲当时,历五世无所增葺(qì修补房屋),时号‘三相张家’云。”唐玄宗时用张嘉贞为相,德宗时用张延赏为相,宪宗时用张弘靖为相。三人都是张姓又都任职宰

  • 仪韶

    源见“凤凰来仪”。宫庭乐章的美称。元张翥《寄题顾仲瑛玉山》诗:“入贡徕符绂,仪《韶》下凤凰。”【词语仪韶】   汉语大词典:仪韶

  • 写遍未裁衣

    源见“临池学书”。形容勤练书法。宋苏辙《次韵刘贡父题文潞公草书》:“应笑学书心力尽,临池写遍未裁衣。”

  • 贵耳贱目

    重视耳所闻,轻视眼所见。形容人轻信传闻,却忽视亲眼目睹的事实。汉代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若客所谓,末学肤受,贵耳而贱目者也。”并列 相信道听途说的,而不信亲眼所见的事实。语出汉·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若客所谓

  • 叔敖瘗

    源见“楚相断蛇”。指春秋 楚相孙叔敖埋蛇。唐元稹《巴蛇》诗之一:“欲学叔敖瘗,其如多似麻。”

  • 共工怒触不周山

    《列子.汤问篇》:“共工氏与颛项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折天柱,绝地维。”《淮南子.天文训》:“昔者共工与颛顼争为帝,怒而触不周之山,天柱折,地维绝。天倾西北,故日月星辰移焉;地不满东南,故水潦尘埃归

  • 黄石履

    源见“圯桥进履”。喻指实现抱负、建立功勋的机遇。唐刘禹锡《游桃源一百韵》:“黄石履看堕,洪厓肩可拍。”

  • 吹毛求疵

    也作吹毛索疵,吹毛求瑕。比喻刻意挑剔毛病,寻找过错。韩非子认为,古代识大体的人,天地万物无所不知,胸怀象江河、山谷一样宽阔,一年四季,云驰风动,无不在其预料之中。他们不以小聪明来困惑自己,不以个人好恶

  • 呼嵩

    源见“嵩岳三呼”。指向帝王祝颂。明唐顺之《观中州进贺长至表笺恭述》诗:“望日扳仙仗,呼嵩绕御床。”【词语呼嵩】   汉语大词典:呼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