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逆取顺守

逆取顺守

汉书.陆贾传》:“贾曰:‘马上得之,宁可以马上治乎?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,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……’”

汉刘邦反对用《诗》、《书》来治国,陆贾进言说,用武力夺取政权是对的,但不能用武力来治理天下。商汤和周武王以臣的身份用武力夺取帝位虽是“逆取”,但即位后“偃武修文”,治理国家,合于正道是“顺守”。故称以武力夺取政权,以文治维持统治叫“逆取顺守”。

三国演义》第六十二回:“逆取顺守,古人所贵。今大事已在掌握之中,何故欲弃此而回荆州乎?”


并列 古时认为商汤王、周武王以诸侯身分用武力夺取帝位,这是不合正道的“逆取”,可是即位后能采取偃武修文的方针,这是合于正道的“顺守”。指以武力取得政权,而以正道守成。语本《史记·陆贾列传》:“且汤武逆取而以顺守之,文武并用,长久之术也。”[例]古代许多明君皆~。△褒义。多用于表示以马上取天下后,又能以文治治天下。


【词语逆取顺守】  成语:逆取顺守汉语词典:逆取顺守

猜你喜欢

  • 唾余

    唾沫之余。清代江藩《汉学师承记.江永》:“考永学行乃一代通儒,……然所著乡党图考,四书典林,帖括之士,窃其唾余,取高第、掇巍科者数百人。”后因以“拾人唾余”,比喻意见或言论是他人之点滴余绪,微不足道。

  • 海枯石烂

    极言经历时间的长久,一般都作盟誓之用。明代瞿佑《剪灯新话.绿衣人传》:“海枯石烂,此恨难消;地老天荒,此情不泯。”并列 大海干枯,岩石碎烂。形容天长日久,万物改变。金·元好问《西楼曲》:“~两鸳鸯,只

  • 披氅

    同“披鹤氅”。宋苏轼《雪诗八首》之二:“闲来披氅学王恭,姑射群仙邂逅逢。”

  • 庑下赁舂

    源见“梁鸿赁庑”。指贤士赁屋而居,劳作而食。傅尃《寄啸长沙一首》诗:“庑下赁舂知客冷,篱边种菊奈秋那!”

  • 荆人献

    同“荆玉三献”。唐 叶季良《赋得琢玉成器》诗:“荆人献始遇,良匠琢初成。”

  • 诗亡然后春秋作

    春秋:古代史书名。相传为孔子所作。 原意是说古代圣王采诗以观民风。后来此事被废止,诗也就没有了。于是孔子作《春秋》,以寓善恶褒贬之义。语出《孟子.离娄下》:“王者之迹熄而《诗》亡,《诗》亡然后《春秋

  • 扫地八风曲

    源见“五经扫地”。讥讽文人谄媚的丑态。宋辛弃疾《归朝欢.寄题郑元英文山巢经楼》词:“倚危楼,人间何处,扫地八风曲。”

  • 白首太玄经

    源见“草太玄”。谓淡于势利,潜心著述。唐李白《侠客行》:“谁能书阁下,白首《太玄经》?”

  • 悲麟

    源见“绝麟”。感叹生不逢辰,理想不能实现。唐李商隐《失题》诗:“斯文虚梦鸟,吾道欲悲麟。”

  • 祝鮀之佞

    《论语.雍也》:“不有祝鮀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于今之世矣。”祝鮀,春秋 卫人,能言善辩,或谓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奸佞之人的典型。《晋书.王沈传》:“达幽隐之贤,去祝鮀之佞。”【词语祝鮀之佞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