殷代商纣的酷刑之一。本作“炮格”。《汉书.谷永传》:“榜棰于㿊炮格,绝灭人命。”唐代颜师古注:“㿊,痛也,炮烙,纣王所作刑也。膏涂铜柱,加之(以)火上,令罪人行其上,辄堕炭中,笑而以为乐。”
有过错不改正,这才叫过错。语出《论语.卫灵公》:“子曰:‘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’”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夫过而不改,是谓过矣。其罢昌陵及故陵,勿徙吏民,令天下毋有劝摇之心。”同书《李寻传》:“夫过而不改
源见“镜台自献”。指订婚聘礼。明张四维《双烈记.就婚》:“谁道有妆台玉镜,孔雀金屏,始见嫦娥面。”
同“黄公酒垆”。明夏完淳《闻大鸿仲熊讣》诗:“叩阍应有路,兄弟竟齐游。盱眕同时尽,褒 融一日收。黄垆人已变,清泪梦中流。”【词语黄垆】 汉语大词典:黄垆
源见“望帝啼鹃”。指杜鹃鸟的哀啼。清陈维崧《虞美人》词:“无聊笑捻花枝说,处处鹃啼血。”
源见“东郭履”。指寒士雪中行走。清归庄《冬至后五日访徐昭法》诗:“不须鞭策灞桥驴,哪怕冻僵东郭胫。”
汉扬雄《法言.问神》:“故言,心声也;书,心画也。声画形,君子小人见矣。”后以“言为心声”谓言语是表示心意的声音。清龚自珍《别辛丈人文》:“我思孔烦,言为心声。”鲁迅《集外集拾遗补编.文学救国法》:“
源见“北山移文”。指隐居不仕。宋辛弃疾《满江红.游南岩》词:“更小隐,寻幽约。且丁宁休负,北山猿鹤。”【典源】 南朝齐·孔稚珪《北山移文》:“使我高霞孤映,明月独举,青松落阴,白云谁侣?涧户摧绝无与归
源见“瓜田李下”。比喻易招惹嫌疑的行动。《续资治通鉴.宋仁宗嘉祐四年》:“此所谓蹊田夺牛,岂得谓无过!而整冠纳履,当避嫌疑者也。”并列 比喻容易招致嫌疑的行为。语本《乐府诗集·相和歌辞七·君子行》:“
同“团扇诗”。唐翁绶《婕妤怨》诗:“繁华事逐东流水,团扇悲歌万古愁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