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辽东白豕

辽东白豕

同“辽东豕”。唐李白《赠范金乡》诗之一:“辽东惭白豕,楚客羞山鸡。”清李渔闲情偶寄.居室》:“而偶至一处,见其已设者,先得我心之同然,因自笑为辽东白豕。”


偏正 辽东的白猪。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:“伯通(彭宠)自伐,以为功高天下。往时辽东有豕,生了白头,异而献之。行至河东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。若以子之功,论于朝廷,则为辽东豕也。”比喻少见多怪。孙中山《心理建设〈孙文学说〉》3章:“至于严又陵氏所翻之名学,则更为~也。”△贬义。用于形容怪异而少见之事物。→少见多怪 ↔司空见惯 见惯不惊。 也作“辽东豕”。


【典源】《东观汉记·朱浮》:“朱浮与彭宠书,责之曰:‘伯通自伐,以为功高天下。往时辽东有豕,生子白头,异而献之。行至河东,见群豕皆白,怀惭而还。若以子之功,论于朝廷,则为辽东豕也。’”《后汉书·朱浮传》亦载。

【今译】 汉代朱浮给彭宠 (字伯通)写信,责备他说:“你骄矜自大,以为功高天下。从前辽东地方有个人家的母猪产下一头白脑袋的小猪,认为是奇异之物,就上京去献给朝廷,走到河东地方,看到那里的猪都是白的,只好羞愧而返。如果把你的功劳拿到朝廷上议论,就如同这辽东的猪一样啊。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人矜功自傲、妄自尊大; 也形容少见多怪。

【典形】 白豕、白头豕、辽东豕、辽豕、豕夸头白。

【示例】

〔白豕〕 唐·李白《赠范金乡》:“辽东惭白豕,楚客羞山鸡。”

〔白头豕〕 清·钱谦益《戊辰七月应召赴阙》之三:“赤汗马应空冀北,白头豕自愧辽东。”

〔辽东豕〕 宋·江端友《朱酥行》:“持归空惭辽东豕,努力明年趁头市。”

〔辽豕〕 唐·骆宾王《上兖州刺史启》:“抱山鸡而自恧,顾辽豕以多惭。”

〔豕夸头白〕 清·陆淹《秋怀》:“鱼悔尾赪思溟北,豕夸头白笑辽东。”


【词语辽东白豕】  成语:辽东白豕汉语词典:辽东白豕

猜你喜欢

  • 东道主人

    同“东道主”。《周书.文帝纪上》:“令亲人蔡儶作牧河 济,厚相恩赡,以为东道主人。”见“东道主”。【词语东道主人】  成语:东道主人汉语大词典:东道主人

  • 掣襟露肘

    同“掣襟肘见”。《醒世姻缘传》三五回:“宗昭原是寒素之家,中了举,百务齐作的时候,去了这四十两银,弄得手里掣襟露肘,没钱使,急得眼里插柴一般。”连动 掣,牵扯。形容处于困境时窘迫的样子。《醒世姻缘传》

  • 萧何律

    《史记.萧相国世家》:“百姓歌之曰:‘萧何为法,顜若画一(顜,音jiǎng、jiào,明,直);曹参代之,守而勿失。载其清净,民以宁一。’”《汉书.刑法志》:“汉初,高祖初入关,约法三章,……其后四夷

  • 云雨巫山

    战国楚.宋玉《高唐赋序》:“昔者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台,望高唐之观,其上独有云气,崪(音zú,高峻而险)兮直上(言云气像高耸险恶的山头,直冲而上),忽兮改容,须臾之间,变化无穷。王问玉曰:‘此何气也

  • 君章才五色

    源见“罗含吞鸟”。称颂文士才思灿然。唐皎然《送罗判官还寿州幕》诗:“君章才五色,知尔得家风。”

  • 荆识

    源见“识荆”。表示与人相识的敬辞。明沈鲸《双珠记.风鉴通神》:“三位俱大贵人也,素未荆识,此来必有见谕。”【词语荆识】   汉语大词典:荆识

  • 三釜心乐

    源见“三釜养”。谓以能供养父母为乐。唐元稹《追封李逊母崔氏》:“曾参仕三釜而其心甚乐,乐及于亲也。”

  • 越蠡扁舟

    同“范蠡扁舟”。宋汪元量《苏台》诗:“越蠡扁舟漭无所,五湖风浪白茫茫。”

  • 再刖

    同“抱璧双刖”。唐白行简《石韫玉赋》:“傥见彩于一拳,庶无虞于再刖。”【词语再刖】   汉语大词典:再刖

  • 禾头生耳

    唐张鷟《朝野佥载》卷一载:古谚有所谓“秋雨甲子,禾头生耳”。谓庄稼遭雨后禾头长出卷曲如耳形的芽蘖。预示收成不好。唐杜甫《秋雨叹》诗之一:“禾头生耳黍穗黑,农夫田妇无消息。”主谓 耳,耳状物,指植物芽蘖