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辟寒金

辟寒金

旧题晋.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七:“昆明国贡嗽金鸟,形如雀而色黄,羽毛柔密,常吐金屑如粟,铸之可以为器。此鸟畏霜雪,乃起小屋处之,名曰辟寒台。宫人争以鸟吐之金,用饰钗珮,谓之辟寒金。故宫人相嘲曰:‘不服辟寒金,那得帝王心。’”此事又见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下载。

传说三国时,魏明帝即位的第二年,昆明国献嗽金鸟,此鸟所吐金屑即为“辟寒金”。此鸟畏寒,故帝起温室令鸟栖息,名辟寒台,辟寒金即以此得名。此系传说故事,而实无其物。后用为奇闻轶事的典故。

宋.李清照《浣溪沙》词“莫许杯深琥珀浓”阙:“瑞脑香消魂梦断,辟寒金小髻鬟松。”


【典源】 晋·王嘉《拾遗记》卷七:“明帝即位二年,起灵禽之园,远方国所献异鸟殊兽,皆畜此园也。昆明国贡��金鸟。 国人云:‘其地去燃洲九千里,出此鸟,形如雀而色黄,羽毛柔密,常翱翔海上,罗者得之,以为至祥。闻大魏之德,被于荒远,故越山航海,来献大国。’帝得此鸟,畜于灵禽之园,饴以真珠,饮以龟脑。鸟常吐金屑如粟,铸之可以为器。昔汉武帝时,有人献神雀,盖此类也。此鸟畏霜雪,乃起小屋处之,名曰‘辟寒台’,皆用水精为户牖,使内外通光。宫人争以鸟吐之金用饰钗珮,谓之‘辟寒金’。故宫人相嘲曰:‘不服辟寒金,那得帝王心!’”南朝梁·任昉《述异记》亦载,文略。

【今译】传说三国时,魏明帝曾建灵禽之园,以饲养各国进献的珍禽异兽。昆明国贡来��金鸟,形状如雀, 黄色,常在海上翱翔。明帝得到后,喂它吃珍珠,饮龟脑,此鸟常吐出像粟的金粒,可以用来铸成器物。冬季,嗽金鸟畏寒,明帝又为它精心筑起小屋,名叫“辟寒台”,宫人争相用鸟吐之金做成饰物佩戴,称之为“辟寒金”。互相调笑说:“不佩辟寒金,怎得帝欢心?”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咏珠宝金饰; 或指宫人得宠。

【典形】 辟寒金、辟寒之宝、寒极金难辟、碎金收辟寒。

【示例】

〔辟寒金〕 宋·钱惟演《此夕》:“春瘦已宽连理带,夜长谁有辟寒金。”

〔辟寒之宝〕 唐 · 韦庄 《又玄集序》:“沙之汰之,始辨辟寒之宝; 载雕载琢,方成瑚琏之珍。”

〔寒极金难辟〕 宋·李维《霜月》:“寒极金难辟,忧多酒漫销。”

〔碎金收辟寒〕 宋·苏轼《次韵子由所居》之一:“堂后种秋菊,碎金收辟寒。”


【词语辟寒金】   汉语词典:辟寒金

猜你喜欢

  • 啖饭

    只会吃饭。《隋书.贺若弼传》:“文帝曰:‘我以杨素、高颎( ㄐㄩㄥˇ jiǒng 窘)为宰相,汝每昌言,此二人惟堪啖饭,何耶?’”昌言:直说。后人用“啖饭”来骂人的无用。【词语啖饭】   汉语大词

  • 莫愁艇子

    《乐府诗.莫愁乐》:“莫愁在何处?莫愁石城西。艇子打两桨,催送莫愁来。”这首诗是写石城歌女莫愁的爱人正急切地等待莫愁划着小艇到来,愉快地相会。后世诗人常借此事,吟咏抒发爱情的离合悲欢情怀。唐.李商隐《

  • 清角

    源见“晋君听琴”。指高妙的、只有德高望重的人才配听的音乐。三国 魏曹丕《善哉行》诗:“《清角》岂不妙,德薄所不任。”【词语清角】   汉语大词典:清角

  • 黄绢辞

    同“黄绢词”。元耶律楚材《继平陶张才美韵》:“援毫欲继清新句,笑我却无黄绢辞。”【词语黄绢辞】   汉语大词典:黄绢辞

  • 泣珠人

    源见“鲛人泣珠”。指边远蛮夷之人。唐王维《送李判官赴东江》诗:“遥知辨璧吏,恩到泣珠人。”

  • 珍爱者必非常物

    珍爱:珍惜喜爱。 意谓令人宝爱的一定不是寻常的事物。语出唐.韩愈《答刘正夫书》:“足下家中百物,皆赖而用也,然其所珍爱者必非常物。夫君子之于文,岂异于是乎?”清.刘大櫆《论文偶记》:“文贵奇,所谓珍

  • 唾金

    梁.任昉《述异记》卷上:“南康樗都县西,沿江有石室,名梦口穴。尝有船人,遇一人通身黄衣,担两笼黄瓜,求寄载。过至崖下,此人唾盘上,径下崖,直入石穴中。船主初甚忿之,见其人入石(室),始知异,视盘上唾,

  • 熊鱼

    同“鱼与熊掌”。宋范成大《丙午新正书怀》诗:“鹏鷃相安无可笑,熊鱼自古不容兼。”【词语熊鱼】   汉语大词典:熊鱼

  • 迷鹿马

    源见“指鹿为马”。指颠倒是非,混淆视听。明刘基《感兴》诗之七:“秦国有人迷鹿马,周郊无土载虫沙。”

  • 尘甑

    源见“甑尘釜鱼”。甑中生尘,形容贫穷断炊。北周庾信《谢赵王赉米启》:“仰费国租,遂开尘甑。”【词语尘甑】   汉语大词典:尘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