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赤松子

赤松子

淮南子.齐俗训》:“今夫王乔、赤诵子,吹呕呼吸,吐故内新,遗形去智,抱素反真,以游玄眇,上通云天。”(按,赤诵子即赤松子)旧题汉.刘向《列仙传.赤松子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以教神农,能入火自烧,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,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至高辛时复为雨师。今之雨师本是焉。”

赤松子,是古代传说中的仙人,为神农时的雨师。后用为咏仙人之典。

唐.陈子昂《春日登金华观》诗:“还疑赤松子,天路坐相邀。”唐.杜甫《寄韩谏议》诗:“似闻昨者赤松子,恐是汉代韩张良。”


【典源】 汉·刘向《列仙传》:“赤松子者,神农时雨师也。服水玉,以教神农,能人火自烧。往往至昆仑山上,常止西王母石室中,随风雨上下。炎帝少女追之,亦得仙俱去。”《元和郡县图志·婺州金华县》:“金华山,在县北二十里。赤松子得道处。” 《太平寰宇记》:“金华县有赤松涧,赤松子游金华山,以火自烧而化,故山上有赤松之祠。”

【今译】 赤松子是神话传说中的仙人,神农时为雨师,服食水玉,能够在火中自烧。曾西游昆仑山,与西王母交往,随风雨上下。他曾游金华山,得道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仙人; 或指修道事。

【典形】 赤松、赤松家、赤松子、乔松、松乔、松子、隐金华、松子排烟、招松乔、追松乔。

【示例】

〔赤松〕 唐·李白 《送王屋山人魏万还王屋》:“落帆金华岸,赤松若可招。”

〔赤松家〕 唐·孟浩然《宴梅道士山房》: 忽逢青鸟使,邀入赤松家。”

〔赤松子〕 宋·苏轼《金山妙高台》:“我欲乘飞车,东访赤松子。”

〔乔松〕 宋·苏辙《游庐山·简寂观》:“乔松定有藏丹处,大石仍前拜斗余。”

〔松乔〕 三国·曹植《神龟赋》:“黄氏没于空泽,松乔化于扶木。”

〔松子〕 魏·阮籍《咏怀》之四十:“安期步天路,松子与世违。”

〔隐金华〕 唐·骆宾王《夏日游德州赠高四》:“栖拙隐金华,狎道访仙槎。”


【词语赤松子】   汉语词典:赤松子

猜你喜欢

  • 铜楼

    《汉书.成帝纪》:“上尝急召,太子出龙楼门。”三国魏.张晏注:“门楼上有铜龙,若白鹤、飞廉之为名也。”西汉成帝为太子时,曾应诏出龙楼门(门楼上有铜龙,若白鹤,也称铜楼,太子宫门。)。后遂用为咏太子之典

  • 陈蕃下榻

    源见“陈蕃榻”。解下所悬之榻。表示礼待贤士嘉宾。明陈所闻《一枝花.送马元赤之蜀兼寄何别驾仁仲》套曲:“多应他陈蕃下榻,肯教你王粲登楼。”【词语陈蕃下榻】  成语:陈蕃下榻汉语大词典:陈蕃下榻

  • 婆心

    源见“苦口婆心”。指仁慈之心。清李渔《闲情偶寄.饮馔》:“以生物多时之痛楚,易我片刻之甘甜,忍人弗为,况稍具婆心者乎!”【词语婆心】   汉语大词典:婆心

  • 桑杨

    《诗.小雅.南山有台》:“南山有桑,北山有杨。乐只君子,邦家之光。乐只君子,万寿无疆。”后因以“桑杨”代指为颂德祝寿的诗赋。明徐渭《上督府公生日》诗:“偶值高门挂弧矢,且赓《小雅》赋桑杨。”【词语桑杨

  • 人生如梦

    谓人生短促,像一场梦。语出宋.苏轼《念奴娇.赤壁怀古》:“人生如梦,一樽还酹江月。”《老残游记续集.自序》:“人生如梦耳,人生果如梦乎?”郭沫若《人力以上》:“啊,‘人生如梦’,这虽是极古老的常谈,但

  • 豆剖瓜分

    《晋书.地理志.总叙》:“时逢稽侵,道接陵夷,平王东迁,星离豆剖,当涂驭寓,瓜分鼎立。”后以“豆剖瓜分”喻国土分裂,破碎支离之意。《宋史》卷二九三《王禹偁传》上疏:“自五季乱离,各据城垒,豆分瓜剖,七

  • 人之将死,其言也善

    指人快死时,说话非常良好和合乎道理。这是曾子临终时对鲁国大夫仲孙捷所作的遗嘱中的一句话。曾子病危时,仲孙捷前去看望他。曾子说,鸟快死时,鸣声格外悲哀。人快死时,说出的话也是善意的。作为君子待人接物有三

  • 郢曲

    源见“曲高和寡”。泛指乐曲。南朝 宋鲍照《玩月城西门廨中》诗:“蜀琴抽《白雪》,郢曲发《阳春》。”唐元稹《赋得春雪映早梅》:“郢曲琴空奏,羌笛音自哀。”【词语郢曲】   汉语大词典:郢曲

  • 鱼鸿

    源见“鱼传尺素”、“雁足书”。代称传递书信的人。明高濂《玉簪记.命试》:“如今眼底天涯阔,安得鱼鸿远寄笺?”亦指书信。郭沫若《樱花书简》之三七:“男亦时有函促其多修家禀,以慰慈念;定必早蒙俯纳,总以国

  • 婚嫁累

    源见“向平之愿”。指儿女婚嫁之事的拖累。宋曾巩《山水屏》诗:“婚嫁累苟轻,耕钓吾已补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