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诚惶诚恐

诚惶诚恐

诚,实在,的确。“诚惶诚恐”是封建时代臣下上给皇帝奏章中的常用语。表示对皇帝极其尊敬,实在感到畏惧不安。后也用于含讥讽意味的不安表现。杜诗(?-38年)字君公,河内汲(今河南汲县)人。少有才能,王莽时曾为郡功曹;更始入关,又任职大司马府,后降刘秀,任侍御史等职。建武七年(31年)擢南阳太守,轻徭薄赋,奖劝农业,“造作水排,铸作农器”。当地百姓称颂他说:“前有召父,后有杜母。”光武帝大封功臣时,杜诗以降臣而居高位,心中十分不安,因而上书要求让出南阳太守职位,降级使用。他说:“我的才能本来极其平庸,只是在您开创大业之时,有才能的人大多随军战斗,人才十分缺乏,才使我得受大恩。以致让许多有功之臣怀才不遇而不满,对此,我心中十分惶恐不安。”光武帝因为他有行政才干,始终没有批准他的要求。

【出典】:

后汉书》卷31第1096页,《杜诗传》:“‘臣诗伏自惟忖,本以史吏一介之才,遭陛下创制大业,贤俊在外,空乏之间,超受大恩,牧养不称,奉职无效,久窃禄位,令功臣怀愠,诚惶诚恐。’……帝惜其能,遂不许之”。

【例句】:

三国·魏·曹植《上责躬应诏恃表》“臣植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。” 唐·韩愈《潮州刺史谢上表》:“潮州刺史既免刑诛,又获禄食。圣恩弘大,天地莫量,破脑刳心,岂足为谢,臣某诚惶诚恐,顿首顿首。”


并列封建时代奏章中的套话。表示惶恐不安。元·高明《琵琶记·丹陛陈情》:“干渎天威,臣谨~,稽首顿首。”今泛用以形容小心谨慎以至于害怕不安的样子。周梅森《沦陷》:“王学态当下明白了,心中暗自好笑,脸上却作出~的样子:‘曹……曹组长好像没别……别的意思,是不是指您在香港高……高升吧!’”△用于心情。→惴惴不安 战战兢兢 如履薄冰 ↔泰然处之 泰然自若 处之泰然 心安神泰。也作“诚惶诚惧”、“诚恐诚惶”。


【词语诚惶诚恐】  成语:诚惶诚恐汉语词典:诚惶诚恐

猜你喜欢

  • 视于冥冥,听于无声

    冥冥:昏暗。 在昏暗之中能看见,在无声之处能听见。 旧指古代圣王睿智明察。语出《淮南子.俶真训》:“是故圣人托其神于灵府,而归于万物之初。视于冥冥,听于无声。冥冥之中,独见晓焉;寂寞之中,独有照焉

  • 刀镮信

    源见“大刀头”。喻回家的信息。清尤侗《秣陵游归人传已死漫引坡句自解并示家人》诗:“烽火连天家万里,刀镮信断梦三更。”

  • 东壁明

    源见“东壁图书”。比喻文治兴盛。唐陆龟蒙《杂讽》诗之五:“安得东壁明,洪洪用坟史。”

  • 牛喘

    源见“丙吉问牛”。比喻百姓的疾苦。唐包佶《奉和柳相公中书言怀》:“凤巢方得地,牛喘最关心。”宋梅尧臣《和刘原甫十二月十日试墨》:“道旁牛喘谁复问,佛寺吹螺空唱号。”【词语牛喘】   汉语大词典:牛喘

  • 子野之聪

    《孟子.离娄上》:“孟子曰:‘离娄之明、公输子之巧,不以规矩,不能成方圆;师旷之聪,不以六律,不能正五音;尧舜之道,不以仁政,不能平治天下。”孟子认为,即使有离娄明亮的目力,有公输子那样灵巧的技术,如

  • 师郭隗

    源见“黄金台”。指帝王招揽贤士。清查容《赠别少典》诗:“岂为燕台师郭隗,一时客去感飘零。”

  • 落雕侍御

    唐代高骈的绰号。《新唐书.高骈传》:“有二雕并飞,骈曰:‘我且贵,当中之。’一发贯二雕焉。众大惊,号‘落雕侍御’。”

  • 槐省棘署

    源见“三槐九棘”。三公九卿的官署。《唐大诏令集.明堂灾告庙制》:“槐省棘署,百僚庶尹,宜竭乃诚,各扬其职。”【词语槐省棘署】  成语:槐省棘署汉语大词典:槐省棘署

  • 审雨堂

    《太平广记》卷四七四引《穷神秘苑》:“夜阑月出之后,(卢汾)忽闻厅前槐树空中,有语笑之音,并丝竹之韵,……汾以三友俱入(以,与),见数十人各年二十余,立于大屋之中,其额曰‘审雨堂’。……乃醒,即见庭中

  • 呕出心肝

    南朝梁.刘勰《文心雕龙.隐秀》附录:“呕心吐胆,不足语穷。煅岁练年,奚能谕苦。”唐.李商隐《李长吉小传》:“(贺)恒从小奚奴,骑距驴(或作距驉,即俗所谓驴生的像骡的家兽),背一古破锦囊,遇有所得,即书