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认屐

认屐

南史.沈麟士传》:“尝行路,邻人认其所著屐。麟士曰:‘是卿屐耶!’即跣而反。邻人得屐,送前者还人。麟士曰:‘非卿屐耶!’笑而受之。”

又《宋书.刘凝之传》亦有“认屐”之事。沈麟士在邻人误认屐时,不与争竞;在邻人知错还屐时,也不加责难。后因用为脱略不羁、与人无争的典故。


【词语认屐】   汉语词典:认屐

猜你喜欢

  • 鹤姓丁

    源见“辽东鹤”。指丁令威化鹤成仙之事。唐陆龟蒙《寄怀华阳道士》诗:“闲教辨药僮名甲,静识窥巢鹤姓丁。”

  • 雁子堂

    《善见律》卷十:“高阁讲堂者,于大林作堂,堂形如雁子,一切具足,为佛作此堂也。”后因以“雁子堂”指佛堂。唐储光羲《题慎言法师故房》诗:“过客知何道,裴回雁子堂。”【词语雁子堂】   汉语大词典:雁子堂

  • 二首六身

    源见“绛县老人”。比喻高寿。前蜀杜光庭《张崇胤修庐山九天真君还愿醮词》:“乞为臣更蠲罪录,永削灾缠。成匡尧赞禹之功,享二首六身之寿。”【词语二首六身】  成语:二首六身汉语大词典:二首六身

  • 吾见其进,未见其止

    我只看见他不断进步,从没看见他停滞不前。 对力求上进者的褒奖之辞。语出《论语.子罕》:“子谓颜渊,曰:‘惜乎!吾见其进也,未见其止也。’”唐.卢藏用《右拾遗陈子昂文集序》:“方将抟扶摇而陵太清,躐遗

  • 谢安泛海

    同“谢安雅量”。宋陆游《书感》诗:“已欠谢安俱泛海,况无王粲与登楼。”【典源】《世说新语·雅量》:“谢太傅(安) 盘桓东山时,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。风起浪涌,孙、王诸人色并遽,便唱使还。太傅神情方王 (

  • 陈师鞠旅

    陈师:陈列军队。鞠旅:对军队讲话。鞠,告。 指集合军队,进行战斗动员。语出《诗.小雅.采芑》:“方叔率止,钲人伐鼓,陈师鞠旅”。郑玄笺:“此言将战之日,陈列其师旅,誓告之也。”汉.张衡《东京赋》:“

  • 玉毁昆冈

    源见“玉石俱焚”。比喻美好的事物被毁坏。宋程珌《沁园春.庚午三月望日赋椿堂牡丹》词:“怪元和一事,韩公子者,归来?去,玉毁昆冈。”【词语玉毁昆冈】  成语:玉毁昆冈

  • 皮里春秋

    《晋书.褚裒传》:“裒少有简贵之风……谯国桓彝见而目之曰:‘季野有皮里春秋。’言其外无臧否,而内有所褒贬也。”《春秋》,相传孔子所修,意含褒贬。后因以“皮里春秋”指藏在心里不说出来的评论。《红楼梦》三

  • 胶漆交

    源见“陈雷胶漆”。比喻深厚的交情。唐元稹《说剑》诗:“吾友有宝剑,密之如密友。我实胶漆交,中堂共杯酒。”【词语胶漆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胶漆交

  • 风琴

    源见“舜弦”。指古琴。风,南风。宋苏轼《用前韵答西掖诸公见和》:“借君妙语发舂容,顾我风琴不成弄。”【词语风琴】   汉语大词典:风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