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西施倾吴

西施倾吴

源见“西施”。指君主惑于女色,荒废朝政,国败身亡。唐罗隐《西施》诗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
【典源】《吴越春秋》卷九:“越王谓大夫种曰:‘孤闻吴王淫而好色,惑乱沉湎,不领政事,因此而谋可乎?’种曰:‘可破。夫吴王淫而好色,宰嚭(pi)佞以曳心,往献美女,其必受之,惟王选择美女二人而进之。’越王曰:‘善。’乃使相者国中,得苎梦山鬻薪之女曰西施、郑旦,饰以罗穀,教以容步,习于土城,临于都巷,三年学成而献于吴。乃使相国范蠡进曰:‘越王勾践窃有二遗女、越国洿(wu) 下困迫,不敢稽留,谨使臣蠡献之,大王不以鄙陋寝容,愿纳以供箕帚之用。’吴王大悦,曰:‘越贡二女,乃勾践之尽忠于吴之证也。’子胥谏曰:‘……’吴王不听,遂受其女。”汉·扬雄《方言》:“吴有馆娃之宫。”宋·范成大 《吴郡志》:“响屟(xie) 廊在灵岩山寺。相传吴王令西施辈步屟,廊虚而响,故名。”唐·陆广微《吴地记》:“香山,吴王遣美人采香于山,因以为名,故有采香径。”

【今译】 春秋时越国被吴国打败,越王勾践忍辱求和,谋划复仇之计,他对大夫文种说:“我听说吴王好色,整日昏乱,不理政事,可以从这下手吗?”文种说:“可以。吴王好色,太宰嚭又是个奸臣,大王可选二名美女进献。”于是勾践在国中苎梦山选到西施、郑旦,给她们穿上华美的衣裳,教给她们各种礼仪,三年学成而献给吴王。越相范蠡对吴王说:“越国有这二名女子,我王勾践因为本国国小地微,不敢留她们,而派我敬奉给大王。希望大王不嫌丑陋,留下做侍妾。”吴王夫差大喜,说:“越国进贡美女,这是勾践效忠我的证明嘛。”虽有伍子胥进谏,但吴王不听,将二女留下,对她们非常宠爱,修造了馆娃宫,让西施住,又在响屟廊、采香径等处与她们日夜游乐,荒废国事,终于为勾践所败,吴王夫差自杀。

【释义】 后以此典指君主惑于女色,导致国破身亡; 或用以抒发朝代兴亡的怀古之情。

【典形】 采香径、馆娃、馆娃宫、浣纱人、浣纱神女、名娃金屋、娃宫、吴宫妃、西施、西施倾吴、西子、香径、响屟廊、屟廊、选浣纱、回廊响屟、响屟长廊、屟响廊、馆娃歌舞、响屟、浣纱石、廊屐音寂、苎梦人。

【示例】

〔采香径〕 唐·李商隐《杏花》:“吴王采香径,失路入烟村。”

〔馆娃〕 元·张翥《多丽·西湖泛舟夕归》:“馆娃归,吴台游鹿; 铜仙去,汉苑飘萤。”

〔馆娃宫〕 唐·白居易《送苏州李使君》:“馆娃宫深春日长,乌鹊桥高秋夜凉。”

〔浣纱人〕 宋·潘牥《羽仙歌》:“自浣纱人去后,落日平芜,行云断,几见花开花谢。”

〔浣纱神女〕 唐·鱼玄机《浣纱庙》:“吴越相谋计策多,浣纱神女已相和。”

〔名娃金屋〕 宋·吴文英《八声甘州》:“幻苍崖云树,名娃金屋,残霸宫城。”

〔娃宫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三:“半夜娃宫作战场,血腥犹杂宴时香。”

〔吴宫妃〕 唐·王维《西施咏》:“艳色天下重,西施宁久微。朝为越溪女,暮作吴宫妃。”

〔西施〕 南朝梁· 江淹 《水上神女赋》:“笑李后于汉主,耻西施于越王。”〔西施倾吴〕 唐·罗隐《西施》:“西施若解倾吴国,越国亡来又是谁?”

〔香径〕 清·吴伟业《圆圆曲》:“香径尘生乌自啼,屟廊人去苔空绿。”

〔响屟廊〕 唐·皮日休《馆娃宫怀古》之五:“响屟廊中金玉步,采苹山上绮罗身。”

〔屟廊〕 明·刘崧《姑苏曲》:“鸳鸯飞去屟廊空,犹唱吴宫旧时曲。”

〔选浣纱〕 宋·刘筠《再赋士言》:“欲选浣纱倾敌国,越王更起近江楼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季重旧游

    《文选》卷四十二,三国魏.曹丕《与吴质书》:“昔年疾疫,亲故多离其灾。徐、陈、应、刘,一时俱逝,痛可言邪!昔日游处,行则连舆,止则接席,何曾须臾相失?……谓百年己分,可长共相保。何图数年之间,零落略尽

  • 贫贱交

    同“贫贱之交”。明罗贯中《风云会》三折:“卿道是糟糠妻不下堂,朕须想贫贱交不可忘。”【词语贫贱交】   汉语大词典:贫贱交

  • 美女破舌

    《战国策.秦策》一:“夫晋献公欲伐郭,而惮舟之侨存。荀息曰:‘《周书》有言:美女破舌。乃遗之女乐,以乱其政。舟之侨谏而不听,遂去。’”美女:姬妾。舌:谏臣之言。晋献公想讨伐郭,而畏惧舟之侨,因此根据荀

  • 青乌说

    同“青乌术”。清赵翼《伟儿葬金坛之夏萧邨哭以送之》诗之一:“爱深翻惑青乌说,远送枯骸葬异乡。”【词语青乌说】   汉语大词典:青乌说

  • 龙化杖

    源见“杖化龙”。指仙家变化。明唐寅《观鳌山》诗之三:“水激葛陂龙化杖,月明缑岭凤随车。”

  • 庄蝶

    同“庄周蝶”。唐李商隐《秋日晚思》诗:“枕寒庄蝶去,窗冷胤萤销。”元白朴《墙头马上》三折:“数年一枕梦庄蝶,过了些不明白好天良夜。”【词语庄蝶】   汉语大词典:庄蝶

  • 淮南卧

    参见:淮阳病

  • 秦人桥

    同“秦帝桥”。清王士禛《同施愚山陈蔼公集山史昊天寺寓观唐子华水仙图》诗:“子春一去伯牙逝,海波汩没秦人桥。”

  • 陈思八斗

    源见“八斗才”。称誉高才。孙为霆《满庭芳.亦友》词:“君比陈思八斗,我夸元礼同舟。”

  • 镂冰

    雕刻冰块,比喻徒劳无功。汉代桓宽《盐铁论.殊路》:“故内无其质,而外学其文,虽有贤师良友,若画脂镂冰,费日损功。”参见“画脂镂冰”条。【词语镂冰】   汉语大词典:镂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