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Y词语>历史百科>历史典故>血气方刚

血气方刚

血气:指精力。 形容青壮年人精力正旺盛。语出《论语.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汉.贾谊《治安策》:“数年之后,诸侯之王,大抵皆冠,血气方刚。”宋.刁衎《上真宗皇帝论进善去恶疏》:“无以血气方刚而惑于声色。”元.张国宝《罗李郎》二折:“似你这血气方刚怎便夭,倒叫我衰老子为儿穿孝!”《东周列国志》六〇回:“(公子杨干)年方一十九岁,新拜中军戎御之职,血气方刚,未经战阵。”贾平凹《一棵小桃树》:“走出了山,来到城里,我才知道我的渺小。山外的天地这般儿大,城里的好景,这般儿多,我从此也有了血气方刚的魂魄,学习呀,奋斗呀,一毕业就走上了社会,要轰轰烈烈地干一番我的事业了。”


主谓 血气,精力。方,正。刚,刚强、旺盛。形容青年人精力旺盛。语出《论话·季氏》:“及其壮也,血气方刚,戒之在斗。”叶志坚《杂色雨》:“刘仓仓三十四岁,正值~之年,是唯物论者,历来不信神佛仙道,星相占卜之类,对于星相家那类天方夜谭的预言,从来一笑远之。”△多含有气质尚不稳定,容易意气用事的意思。→炉火纯青 血性男儿 年轻气盛 年富力强 ↔未老先衰萎靡不振。也作“气血方刚”、“血气方盛”、“血气方壮”。


【词语血气方刚】  成语:血气方刚汉语词典:血气方刚

猜你喜欢

  • 八百里炙

    南朝 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.汰侈》:“王君夫(恺)有牛,名八百里驳,常莹其蹄角。王武子(济)语君夫:‘我射不如卿,今指赌卿牛,以千万对之。’君夫既恃手快,且谓骏物无有杀理,便相然可,令武子先射。武子一起

  • 子厚疾

    清.董诰等《全唐文》《柳宗元.报崔黯秀才论为文书》:“凡人好辞工书者,皆病癖也。吾不幸蚤得二病。学道以来,日思砭铖攻熨,卒不能去,缠结心腑牢甚,愿斯须忘之而不克。”唐代文学家、哲学家柳宗元(字子厚),

  • 源泉万斛

    见“万斛泉源”条。【词语源泉万斛】  成语:源泉万斛汉语大词典:源泉万斛

  • 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

    同“不正李园冠”。《警世通言.小夫人金钱赠年少》:“使不得!第一家中母亲严谨;第二道不得瓜田不纳履,李下不正冠;要来张胜家中,断然使不得。”其他 走经瓜田别弯腰提鞋子,路过李树下不要举手理正帽子。比喻

  • 幽禽释网

    源见“网开三面”。比喻获罪遇赦。唐骆宾王《畴昔篇》:“涸鳞去辙还游海,幽禽释网便翔空。”

  • 誓以曒日

    《诗.王风.大车》:“谷则异室,死则同穴。谓予不信,有如曒日。”后因以“誓以曒日”谓同生死、共终生之誓言。《聊斋志异.黄九郎》:“女曰:‘能矢山河,勿令秋扇见捐,则唯命是听。’公乃誓以曒日,女不复拒。

  • 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

    只是不肯干,不是不能干。语出《孟子.梁惠王上》:“为长者折枝,语人曰:‘我不能’。是不为也,非不能也。”鲁迅《伪自由书.〈杀错了人〉异议》:“某君叹息道:‘愚尝与东北人士论币制紊乱之害,咸以积重难返,

  • 博山

    同“博山炉”。宋辛弃疾《临江仙》词之四:“博山微透暖薰笼。小楼春色里,幽梦雨声中。”【词语博山】   汉语大词典:博山

  • 褐衣客

    《孟子.滕文公上》:“许子衣褐。”东汉.赵歧注:“以毳为之,若今马衣者也。或曰:褐,台衣也;一曰,粗布衣也。”古代贫贱人穿的都是粗布衣。后遂用为贫人之典。唐.柳中庸《春思赠人》诗:“谁知褐衣容,憔悴在

  • 栖梧食竹

    谓凤凰。传说凤凰栖于梧桐,以竹实为食。汉代韩婴《韩诗外传》卷八:凤凰蔽日而至,“集帝梧桐,食帝竹实,没身不去。”